官渡之战后,曹操从袁绍营中搜出不少“投降信”,他之所以一把火烧了,除了显示自己大方外,更多出于无奈:写信的人太多了,遍布曹氏内部,惩罚不过来。 郭嘉、荀彧的话若真的顶用,告诉曹氏集团内部,不也能安定人心吗?其他人听了,郭嘉、荀彧的话,肯迪表面赞同,心里不断吐槽:说得什么狗屁啊,相信这些,不如相信袁绍突然...
张郃、高览在军队完好无损的情况下率众投降,若不是没别的办法,他俩用做得如此决绝? 官渡之战前,郭嘉用十胜十败来对比曹操与袁绍,荀彧也用了四胜四败。这些话除了安慰老曹,对打败袁绍有任何帮助吗?没有!这些话不过是放到史书中好看罢了。双方的胜负,仍要放到战场上。许攸不出卖袁绍,曹操真能顶住? 我们把荀彧...
鬼才郭嘉为曹操提出十胜十败论,官渡之战袁绍曹操必胜,比诸葛孔明隆中对如何?什么是十胜十败论:第一:袁绍经常搞一些繁琐的制度,讲究表面仪式,华而不实;曹操则注重实际,讲究时效,办事效率高。第二:袁绍发兵打来,成了地方叛逆,言不正名不顺;曹操代表朝廷平定反叛,师出有名理所应当,占有仁义。第三:袁绍...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展开战略大决战。最后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占据河南,迎汉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
《三国志11》:十胜十败论真的是良策?原来曹操被郭嘉骗了!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这期间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慢慢壮大起来,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要决一死战,官渡之战随即打响。在这期间郭嘉也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理性地分析了袁绍有十个战败的诱因,而曹操有十个战胜的理由。最后曹操也是在得到郭嘉的激励后,...
官渡之战 十胜十败 谁主沉浮! 活动时间:2020年7月15日10点~8月11日24点 活动范围:4399三国杀OL 游戏模式 游戏人数:4玩家 vs 4 AI 体力限制:每天凌晨4点,当玩家体力不足5点时,则补充至5点,大于等于5点则不补充 道具限制:可使用手气卡,禁用点将卡、换将卡、身份卡 ...
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看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的必然性,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三大战役有很多相似性,比如谁发动谁失败,都是以弱胜强,都改变了当时的局势。官渡之战袁绍发动,结果袁绍失败,曹操基
官渡之战袁绍发动,结果袁绍失败,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曹操发动,曹操失败,形成三家鼎立的局面;夷陵之战刘备发动,刘备失败,刘备失去荆州,只能蜷居益州一地。事后看来,三大战役的成功与失败都有其必然性,但有人在战争还未开始时就已经知道结果,他是怎么看出来的,这得从赤壁之战前夕郭嘉“十胜十败”论说起。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分析曹袁之间的优劣,振奋了士气。以资治通鉴的纪年为准,郭嘉进入曹操幕府是在建安元年年底(10月以后),提出“十胜十败”是在建安二年年初(3月之前),而官渡之战主要发生在建安五年,其中关键性的火烧乌巢发生在当年10月。...
郭嘉,原文是“绍有十败,公有十胜,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於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