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织造技艺,江苏省苏州市传统手工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宋锦织造技艺制作工序众多,主要经过从缫丝、染色到上机织造等二十多道工序制作而成。2006年5月20日,宋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14。历史渊源 宋锦的渊源可追溯至春秋时,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已经在生活中...
宋锦历史悠久,精致典雅,质地柔韧,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并称我国三大名锦。在北京举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以宋锦制作的华服惊艳亮相。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宋锦织造技艺曾一度濒临失传。时间回到1998年,当时苏州最后一家宋锦厂倒闭。彼时,创办过苏州丝绸博物馆、复原过大量丝绸文物的高级工程师钱小萍就住在这...
宋锦被誉为中国“锦绣之冠”,钱小萍老师作为宋锦织造技艺唯一的国家级传承人、国家级丝绸专家、全国茧丝绸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将一生献予丝绸,让曾经濒临失传的宋锦重获新生,现已80多岁高龄仍在不懈奋斗,为宋锦及丝绸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5年,钱小萍开始创建苏州...
宋锦织造技艺是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技艺,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以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著称,传统制作需二十多道工序,现已实现现代化生产。 宋锦织造技艺的探讨 宋锦织造技艺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宋锦织造技艺,起源于宋代,是在中国传统织锦技艺中独...
在钱小萍丝绸文化艺术馆一层,有一间织物小屋。步入其中,浓郁的年代感扑面而来,一页页泛黄的设计手稿、一张张蕴藏动人故事的老照片、一幅幅复原出的宋锦作品等都收藏于此。 2006年,宋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7年,钱小萍被评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锦,开始得到更好的...
宋锦织造技艺是江苏省苏州市的传统手工技艺。 苏州生产的宋锦,织工精细,艺术格调高雅,具有宋代以来的传统风格与特色,与元明时期流行的光泽艳丽的织金锦、妆花缎等品种有着明显的区别。宋锦的特色是彩纬显色,属纬锦(蜀锦为经锦),以三枚斜纹组织、两种经丝(面经为生白丝,底经用色熟丝)、三种纬丝(纹与地兼用的色...
宋锦织造技艺,这一源自春秋时期的古老工艺,经过历代匠人的精心打磨,至今依然熠熠生辉。苏州,这座古城,不仅是宋锦的发源地,更是其传承与发扬的光彩之地。🌱 宋锦的起源与演变 宋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吴国,当时贵族们便开始大量使用织锦。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宋时期织锦技艺得到了显著提升。唐宋时期,苏州成为国内...
2024年12月31日,央视CCTV2财经频道2024财经榜栏目以《“新中式”穿搭持续火热宋锦织造技艺焕发新生机》为题,再次走进盛泽,将镜头聚焦宋锦,感受千年文化,展现华美风采。 宋锦是我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色泽华丽、质地坚柔,是我国三大名锦之一。今年以来,新中式穿搭火爆出圈,在春晚舞台上亮相的宋锦也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喜...
克服重重困难,“复活”宋锦织造技艺 走进满目锦绣的苏州丝绸博物馆,在一座并不起眼的两层小楼里,记者见到了86岁高龄的钱小萍。 钱小萍复制过很多丝织文物。然而,说起“复活”宋锦,她依然感慨万千。 在钱小萍看来,织造宋锦是一项系统工程,成千上万根经线、纬线来回交织,一根丝也不能“走错”。这就需要前期设计好图案...
宋锦织造技艺,江苏省苏州市传统手工技艺。春秋时,江南的吴国贵族就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唐宋时,苏州成了全国丝绸生产中心。南宋时,出了一种质地精美, 技艺独特的新品种—苏州宋锦,除用于袍服衣着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之用。其时织锦品种共有四十多种,特别是装裱书画的应用,使这些美丽华贵的织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