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7年,北宋在辽方的多次请求下,于镇、易、雄、霸、沧等地设立了榷务。然而,由于宋辽间的战事不断,榷场时常被迫中断。直至公元1005年,随着宋辽澶渊之盟的缔结,雄州榷场得以复置。此时的雄州榷场,与霸州、安肃军、广信军榷场共同构成了河北路的“四大榷场”缘边贸易链,成为河北四大榷场中设置时间最长...
此外,辽也与吴越和南唐借诸纳贡、回赐等方式进行大规模交聘贸易。宋辽澶渊之盟后,宋辽两朝常借交聘名目互致礼物,使之成为经济交流的方式之一。契丹向北宋献礼内容包括弓箭、名马、御马、散马、白鹘、带甲马、金带、御衣、貂鼠皮衣、酒、山果、各种野味腊肉等。宋朝回礼包括银器、漆器、茶器、金银带、银鞍勒马...
最重要的影响,也是澶渊之盟签订的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宋辽两国能够和平共处,给宋辽两国带来了一百二十年的和平时间,“戴白之人,不识干戈”,这也就使得宋朝与辽国政治上往来十分频繁。每次遇到新年节日;新皇登基、生辰、驾崩;太后寿诞、薨逝等重大事情,宋辽都会派遣使者来庆祝或者是吊唁,宋真宗逝世,辽圣...
如宋对辽输出的商品主要有茶、药材、秔糯、布帛、漆器、瓷器等,香药、犀、象等舶来品也是宋向辽输出的大宗商品,对于铜钱、书籍、硫黄、硝、铜铁等物则是限制性输出,景德二年宋帝曾下令限制锦帛的输出:“令雄州勿得以锦绮、绫帛等付榷场贸易”,原因是担心在榷场贸易绫帛的话,倘若是日供应不足,则会导致契...
后来北宋在广信军设置了榷场。这四处边境重地成为河北的四大榷场,也是北宋对辽的贸易中心。其中尤以雄州榷场的发展最快,地位也最为重要。河北四大榷场此后开设的时间很长,终宋仁宗和英宗之世,与辽固守盟好,互市不绝。在研究北宋的榷场建置沿革的同时,我们应该对辽的情况也有所了解。景德元年,契丹在琢州的新城...
宋辽榷场贸易的影响,具体说明如下:1、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榷场的设立使得宋辽两国的商品得以交流,丰富了民众的生活物质,也推动了文化上的交流。例如,宋朝的特色商品如丝绸、瓷器等大量输入辽国,同时辽国的特产如马、羊等也传入宋朝,这种跨国的物质交流无疑促进了双方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交融。2、推动民族...
1,宋、辽的现实需求 首先,宋代有大量的茶叶,是国内人民所不能用的,但自唐代以来,中原的茶叶就远销国外,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所以,在国际上,茶叶的销路很好,所以,宋代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中心的国家,自然要支持茶叶的发展。除此之外,宋代的茶叶贸易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这个过程中,有着巨大的利润,而...
宋辽榷场贸易的特点如下:1、交易物品的互补性:宋辽时期,宋朝向辽主要出口茶、书籍、香料等一些生活用品,而辽对宋主要贩卖的是羊、皮革等畜牧业生产较多的物品。这种交易物品的互补性使得双方能够各取所需,促进了两国的发展。2、交易市场的自由度受限:榷场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交易市场,但由双方政府...
宋辽贸易 但到宋朝第三代皇帝真宗即位时(997年),辽的圣宗也长大了,两国关系变得紧张。这与两国间的贸易有很深的关系。宋辽在进行战争的同时,还进行了相当紧张的贸易战。太祖时因忙于平定南方诸国,无暇理会北方商人;太宗即位后严格管制对辽贸易,在边境设互市市场(榷场),并禁止此外的贸易渠道。其目的是通过贸易...
榷场贸易的兴盛和发展对宋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宋辽从正式确立榷场贸易,随着它的兴盛以及发展出各种形式的民间贸易后,宋辽两国之间密切的经济交往对双方的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辽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契丹人原本属于北方游牧民族,它在接受汉文化之前,虽然拥有一些手工技术,但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