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战争图(一)北宋王朝的对外战争史一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守。从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大宋,一直到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雍熙北伐”,这一历史时期是北宋王朝的积极进攻阶段。25年时间内,北宋统治者一共组织了三次北伐行动,其中“宋灭北汉之战”是间接性的正面对决;幽州...
逐步开展宋朝的统一战争。宋朝在对南方用兵时期,也曾数次对北汉进行试探性进攻,但每次进攻均遭辽援军阻挠而未果。公元964年,宋攻北汉辽州今山西,辽遣耶律挞烈率军6万往援。公元968年,宋再次攻北汉,兵围太原,辽又出兵援北汉。
7月6日,耶律沙军进抵幽州城外,与宋军战于高梁河(今北京城西北),被宋军击败。宋军乘胜追击,时近黄昏,休哥部人持两炬突然由间道赶到,宋军不备,休哥与斜轸合军分左右两翼向宋军猛烈反击,城中的学古军闻援军至,也开城出击。宋军三面受敌,顿时大乱,全线溃退,宋太宗乘驴车逃走,宋军沿途丢弃的兵器粮秣无数,...
辽宋战争于是不可避免。宋朝初年,由于宋辽之间夹着一个北汉,辽军仅作为北汉援军与宋军较量于战场。北汉一旦灭亡,宋辽战争随即爆发。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北汉为宋所灭。六月,赵光义决定乘灭北汉之威攻取燕京(938年,辽以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宋军在燕京北郊打败辽将耶律奚底军后,迅速包围燕京。...
辽军南下,宋君臣紧急议策 自从后晋政权将幽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契丹后,中原王朝的北方防线几乎荡然无存,辽国骑兵随时可能南下侵犯华北。宋朝建立后,宋太祖就开始着手收复失地,而宋太宗则在攻灭北汉后,迅速调兵遣将,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然而最终却遭遇惨败,甚至不得不乘驴逃回涿州,成为了历史上的笑柄。自此,...
最终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结束了25年宋辽战争。百年后金朝建立,宋徽宗与金太祖订立海上之盟,于1122年派童贯、种师道、刘延庆率军联合金朝攻打辽国南京,未能成功。 背景 北宋、辽、西夏形势 五代后唐清泰末,辽(契丹)帝耶律德光扶植石敬瑭攻灭后唐称后晋皇帝后,从石晋王 朝攫取了幽云十六州(今北京至山西大同...
宋朝由于要征讨南方,对契丹多采守策,所以宋比契丹更有议和的动力。 那么,这次“请和”,应是宋朝先遣使,然后契丹再回书于宋,双方于974年末到975年初的冬季达成了史称“雄州和议”的宋辽第一个和平协议;比1004年末到1005年初达成的澶渊之盟早了三十年。 雄州和议的具体条款今已不存,《宋辽战争论考》的作者...
终宋一朝,边患不断。面对北方少数民族灵活机动的骑兵作战,宋朝基本上只能埋头精研阵法来实现以步制骑,本就为数不多的骑兵表现机会自然是少得可怜。但就在宋真宗在位期间,宋辽双方爆发了一场参战兵力达十万以上,在宋辽战争史上甚至整个北宋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骑兵会战——遂城羊山之战。遂城羊山战役图 宋真宗咸平...
所以我们保守估计,按照宋军的口粮标准,辽军自带粮草坚持两个月,完全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如果他们的家丁,实际是正兵的家奴待遇再低一点的话,比如只能吃个半饱,三个月也是没有问题的。为什么说是三个月呢?因为历史上只要是他们率先发动的战争,基本上都是打三个月左右。而他们在攻打宋朝的时候,城市攻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