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1614-1673)字玉叔,号荔裳。 山东莱阳人。 工诗,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加严沆、丁澎、陈祚明、张文光、赵宾又有"燕台七子"之目。 其诗以才情隽丽、格合声谐见称。 其词有"忧谗"之语,人服其赋情之真挚、用语之苍古。 有《安雅堂全集》。
宋琬(1614~1674)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莱阳(今属山东)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
1654年,宋琬任陇右道(又名陇西道)佥事,时甘肃秦州正值大地震之后,“可怜半秦民,骨肉毙陶穴”宋琬临场目睹惨状,忧心如焚,一面向朝廷申报,一面自出家财,以恤赈灾,并“捐俸银救济灾民”,加之以工代赈修筑秦州城南河堤(史称宋公堤),呕心沥血多管齐下,才安顿好灾民生活。因救灾有功,政治清明,被钦赐蟒服并加晋一...
宋琬是清朝“国初六大家”之一,并且他与施闰章是清朝最早的两大家,诗学地位十分显赫。更重要的是,由于处在明清更迭之际,他亲见亲历了从父兄抗清牺牲到自身仕清,又宦途坎坷的变化,这正是当时士人的艰难人生道路的缩影;其诗学思想折射着清初诗坛消弭反抗之音,顺应新朝对昭代雅音的提倡,以及诗教在清初诗坛的复兴,这...
宋琬,(1614-1674),字玉叔,号荔裳,土生土长的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代初期最有影响力的诗坛领袖人物之一。高祖宋黻,是有明一代莱阳的第一位进士,曾经官至浙江副使。其父宋应亨,天启间进士,历任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等职。
“南施北宋”——宋琬 宋琬(1614~1673年) 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城人,清初著名诗人。1647年(顺治四年)中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属清八大诗家之一,与安徽宣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 宋琬(1614~1673年) 字玉叔,号荔裳,山东莱阳城人,清初著名诗人。1647年(顺治四年)中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属...
此时静下心来真正投入其中。宋琬这首诗其实写是很有韵味,尽管前面的三句不算太好,但是最后一句则是直抒胸臆,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虽然诗人四处奔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可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要去多读书,这也正是诗人最为令人感动的一个地方,我们也应该要学习诗人这种高尚的品格。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诗四首,语言沉郁苍健 导语:宋琬是清初著名的诗人,被誉为清八大诗家之一,他的诗歌风格中正而骚怨,既有古典的典雅和沉郁,又有现实的悲愤和抒情。他的诗歌反映了明末清初的动荡时代和个人的坎坷遭遇,表达了对故国、故友、故土的怀念和对民生、天下的关怀。宋琬的诗歌创作...
#元明清诗精选#清八大诗家宋琬诗三首,第三首诗格老成,笔力劲健,值得品读 舟中见猎犬有感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bì)肉生。这是一首触物感怀的七言绝句,第一句一个广阔的背景展现在我们面前,皎洁的明月照射在浩荡的秋江之上,芦花从中。此时正是秋高飞禽走兽膘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