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健介绍,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比较常见的母题,历代文人都有这方面的咏怀作品。比如战国辞赋家宋玉(约前298-前222)有名篇《九辩》,开篇即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揺落而变衰。”荡气回肠,传诵千古,文学史上常将此篇视为“悲秋”之祖。影响较大者,又有三国魏文帝曹丕(187-226)之《燕歌行》,开头...
宋玉《儿辩》最早见于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全篇共二百五十五句,一千五百多字,足楚辞中仅次于《离骚》的长篇抒情诗。 游国恩先生在《楚辞概论》中说:“全楚幽王时,(玉)年愈六十,因秋感触,追忆往事,作《九辩》以寄意。”游国恩先生认为他以秋意烘托失意文人的无奈,倾诉文人不遇的伤感与哀愁。鲁迅在《汉文学史...
宋玉的《九辩》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开篇,自此,悲秋的情感与他的名字紧紧相连,“动悲秋”这两句,深深地描绘了这一情感的起始。在景萧索的诗词中,我们能看到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如“镇敛眉峰”,这是通过双眉紧锁的形象,传达出内心的愁绪和困扰。“雨迹云踪”这一典故源自宋玉的《高唐赋》,...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咏秋诗中品悲喜古人咏秋多是悲凉之声。最早的悲秋诗文大概是战国宋玉的《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是一幅悲秋图
宋玉《九辩》『当为文中悲秋之最,孑然独立!不为浊世污秽侵染!』 附:注音版校对文稿,大家可以参考指正。(图片可以下载保存放大阅读)(完全个人校对取用同时希望转发点赞支持)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宋玉《九辩》中的名句“悲哉,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可以说开启了文人悲秋的先河。杜甫在《登高》中更是直言“悲秋”,有“ ,百年多病独登台”名句传世。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秋之为气也万里悲秋常作客 反馈 收藏 ...
多数诗人为什么都悲秋?就是因为这篇《九辩》 宋玉是贫民出身,不像屈原出身豪门,他的作品偏向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我们说心志比不上屈原。但有趣的是,这反而使得宋玉更接近后代的文人,毕竟要像屈原那样完全为理想而活,也愿意为理想而死的人,实在并不多,所以我们才会说,宋玉的影响力并不比屈原逊色。
真正开始大量使用悲秋意象始于宋玉的《九辩》,一系列动植物、山川、地理、天文都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特别是秋天衰飒的景物成为文人表达失志、感伤等人生悲情的重要载体。 从表达意象上来看,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关键词:宋玉;九辩;悲秋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篇号:1008-2441(2011...
1以下诗句不能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一句是(4分)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题目】求助小伙伴,帮忙看看这题的解法,多谢以下...
YYSZXB53宋玉《九辩》的悲秋情结徐 梅(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宋玉是继屈原之后著名的楚辞作家之一。他的《九辩》借景抒情,以萧瑟苍凉的秋景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宋玉因此成为千古悲秋第一人。《九辩》以巧妙的语言技巧形成了跌宕慷慨的文风,以种种秋元素的描摹烘托了寂寥的抒情主人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