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所学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双方议和,北宋给西夏岁币,元昊向北宋称臣,故B不符合题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在兴庆。元昊称帝后,连年与北宋交战,双方损失很大,双方议和,北宋给西夏岁币,元昊向北宋称臣;1125年金灭...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靖康之耻后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继承大宋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后迁都临安。 金国几度南征都未能消灭南宋,而南宋也有过数...
下面是两宋时期的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960年 北宋建立 1038年 西夏建立 1125年 金灭辽 1140年 南宋郾城大捷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47年 宋夏达成和议 1127年 金灭北宋 1141年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 B.边境贸易日趋繁荣 C.辽与西夏保持长时间和平 D.各民族政权并...
宝元 1038年—1040年 1038年 党项首领元昊称帝,是为西夏景宗,建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二年 1039年 西夏定朝仪,建蕃学(党项学)宋仁宗庆历元年 庆历 1041年—1048年 1041年 西夏军攻宋,败宋军于好水川 宋仁宗庆历二年 1042年 宋向契丹岁贡增银,绢十万两,匹;西夏攻宋镇戎...
根据“我国两宋时期大事年表”的内容可知,宋朝时期是一个政权并立的年代,这一时期,各政权之间相互征战,同时也相互议和。由此可知,宋朝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和与战”并存,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有战有和且以和为主,不能说明“民不聊生”,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社会发展”,排除C项;当时民族政权并立,国家未统...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在“战与和”中政权更替,故C正确;北宋被金所灭,南宋与金议和,没有被金灭,故A说法错误;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宋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议和没有体现是战争状态,故排除B项;材料最终是宋金议和,不是统一,故排除D项。故选C。
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1年 北宋建立宋辽订立“澶渊之盟”西夏建立宋夏订立和约金灭辽金灭北宋南宋与金议和 A.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大金所灭亡B.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C.各政权在“战与和”中政权更替D.各民族政权由对峙到实现统一 ...
宋真宗一共生了六个儿子,最终养大了一个,就是宋仁宗赵祯,其余的五个儿子全部夭折,而赵祐就是活得最长的一个,他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出生,咸平四年(公元1003年)夭折,足足活了八岁。这个孩子虽然不是刘娥生的,而是宋真宗的郭皇后生的,但是刘娥对他颇有点喜欢。假如他不夭折的话,继承皇位的顺序是肯定在赵祯的...
而在宋朝,虽有律法规定男女婚配年龄,“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可实际上宋代女子的出嫁年龄多在十八左右,男子就更晚了,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极其少见的。而这个中原因,就要重回大宋去探索了。厚嫁之风盛行 古代女子的嫁妆一般是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准备,普通百姓能拿出多少就是多少,像大商人和官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