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话本小说,以全新的人物形象,通俗、生动的文学语言,曲折的故事情节,出现在古代文学史上,为后代通俗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4、诸宫调 宋、金、元时代说唱文学的一种。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载:“熙丰、元祐间,……泽州孔三传者,首创诸宫调右传,士大夫皆能诵之。”所谓诸宫调,是相对于限用一个...
两宋时期,朝廷重文轻武的国策之下,韩愈的古文运动在宋代得到热烈响应;诗歌方面,题材风格趋向于通俗化;宋词达到巅峰时期;通俗叙事文学长足发展。一、宋初文学 1.宋初散文和复古 宋初文多为骈体,后来柳开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只是反响甚微。2.宋初白体诗人 “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即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宋文学史(图文版)/名家小史》作者柯敦伯以深厚的文学功力,对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了解宋代文学的读物。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宋...
《南宋文学史》内容简介:南宋文学史是一个特定时段(1127—1279)的文学史,更是在文学现象、文学形态、文学性质上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重要历史地位的一部断代文学史。南宋文学一方面是北宋文学的继承与延伸,文统与政统、道统均先后一脉相承;另一方面在天翻地覆时局变动、经济长足增长、社会思潮更迭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又...
《宋代文学史(上下)》为"中国文学通史系列"的其中一册,阐述了我国宋代文学的基本面貌,材料比较丰富翔实,叙述比较准确充分,力图科学地、全面地评价作家、作品,从而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文学史是文学研究整体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建国以来,由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集体编写和专家个人编写出版的...
可以说是“一代之文学”的标志,就全部词史而言,宋词的创作无疑已臻顶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流派纷呈,风格各异。宋词在题材、手法、风格的演变上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晏殊、欧阳修拉开了有宋一代词作的序幕。他们的词乃是五代特别是南唐柔软绮丽词风的延...
第一章 宋初文学 太祖、太宗、真宗及仁宗初是“宋初”,此时文学沿续五代文风同时呈现出新气象。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一.五代十国入宋的如李昉、陶谷原是后周词臣,徐铉、刁衎是南唐词臣,入宋后散文多为骈体,风格浮艳。 二.王禹偁。 (一)思想。信从儒家政治理想,关心国家人民命运。文集题《小畜集...
1、欧阳修诗文革新的背景及其文学思想 早在宋初,就有柳开、穆修,继承韩柳的道统和文风,有效打击了五代的卑弱浮艳的文 风。以石介、孙复为代表反对西昆体,但他的爱好怪异促进了生涩怪僻的太学体的形成。 创作上提倡各种风格,推崇简而有法,但反对险怪。提出“穷而后工”的诗歌创作主张。
两宋文学史概述第一讲 宋代文学概述 一、宋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汴梁(今开封)。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掳去,北宋灭亡。这一年,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登基,是为宋高宗,建立南宋。南宋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