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一撤,张邦昌立刻大赦天下,还政康王赵构。张邦昌献大宋国玺,请宋哲宗元祐皇后垂帘。张邦昌明知还政还的是身家性命,却依然毫不犹豫。还政当天,张邦昌伏地恸哭请死,确可能是半真半假的保命权宜之计。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南宋政权初建,他迫于形势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
历史长河中,康王赵构辛辛苦苦组建了五大主力军,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支雄师竟没有一支姓赵的。 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情境,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深思。难道是历史的戏谑巧合,还是王者的雄心壮志未能得到完美实现? 家族利益高于忠君爱国 赵构此人,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刘骏时期,乃是宋明帝之弟。自小家境优渥,博览群书,颇...
康王“大元帅府”的汪伯彦、黄潜善、宗泽、耿南仲等人也纷纷劝进,后来位列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也以“大王皇帝亲弟,人心所归,当天下,不早正大位,无以称人望”为由劝康王立即登基。康王赵构“避席呜咽,掩面流涕,辞逊不受”,反复推辞了几次,最终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身登大宝。靖康之变时,留在东京...
所幸的是,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不久在众人的拥立下于南京应天府即位。不过此时摆在赵构眼前的一个问题是,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虽然被劫持,但都还尚在人世,赵构即位则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这个时候,他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是天选之子呢?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旦无法获得合法的继承权,大多会通过神话的形式...
同年(即靖康元年)十二月,金兵再次包围开封时,康王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宋廷令其率河北兵马救援京师,但赵构移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继又转移到东平府(今属山东),以避敌锋。 “建炎南渡·苗刘兵变” 20岁时(即靖康二年)五月初一,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史称“靖康之变”。他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
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包围北宋首都汴京(开封),宋徽宗、宋钦宗、皇族成员与大臣工匠3000多人被俘虏,送往北方囚禁,在这一年北宋灭亡。徽宗的第九皇子赵构(1107-1187) ,早在2岁时(1108)就已被封在南京(河南商丘)为康王,在汴京城破之际,赵构在大臣的拥戴之下在南京仓促即位为高宗,改元建炎。稍后当金兵分道...
靖康之难发生后,徽、钦二帝被女真人俘虏,康王赵构得以幸免。他从济州(山东菏泽巨野)南下河南商丘,营造“中兴坛”,并登基称帝,建立南宋政权。赵构由此成为了宋高宗。商丘在五代后梁称宋州,后来改名归德,真宗时升其为应天府,并作为陪都。相对于国都开封,商丘也就是名义上的南京。商丘作为陪都一直未得其用,...
赵构于公元1127年,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年号“建炎”,建立了南宋。这就是南宋北宋的重要分界线,可以说,从北宋到南宋,故事的主角就是康王赵构——后来的宋高宗。我们来从头讲这个故事:一.受命于危难,但从容淡定,胆识过人。靖康元年正月(公元1126年),金兵兵临汴梁城下,汴梁军民在李纲的指挥下,...
康王赵构可以选择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就是率军勤王。 中策,就是率军在汴梁附近晃悠,等着金国撤军,然后接管中央政府。 下策,就是转进到一个,更适合长期抗战的地方。 以宗泽为代表的人,认为康王应该率军勤王。这种选择,说起来非常振奋人心;其实呢,这是一个非常扯淡的建议。
上面的文章提到,靖康之难还有一位得以幸免的是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 金人撤离汴京城后,张邦昌建立伪楚政权。赵构拥兵在外,不在汴京城得以保全。 其他朝臣还心系大宋,而且孟氏也在内,宋王朝的大旗并未完全倒下。张邦昌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立即办理了两件大事,一是将孟氏接入皇宫,尊为宋太后,“政事当取后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