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这位科技界的“百宝箱”,古代版的“钢铁侠”,将永远载入史册,成为后世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他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科技的辉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正如宋应星所说:“天工开物,万物皆备于我。”科技的力量,无穷无尽,只要我们“格物致知”,就能“开物成务”,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宋应星52篇作品 >> 宋应星(公元1587—约1666年),中国明末科学家,字长庚,汉族江右民系,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于乡。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十一年为福建汀州推官,十四年为安徽亳州知州。明亡后弃官归里,终老于乡。在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生产技术达到新水平的条件下,他在江西分宜教谕...
宋应星纪念馆位于冯川镇,馆内充分运用声、光、电科技幻影成像,逼真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生平事迹,及其巨著《天工开物》之伟大贡献,让游客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国古代农业、工业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操作技术。 景点附近 美食 景点 购物 玉肪与酒冰煮羊(熙梦里店) 4.8 分 25条点评 ¥80/人 火锅 双人餐...
”在这里,宋应星希望那些沽名钓誉、没有真才实学而妄自著述的人最好踏实一点,多做些实实在在的学问。在《野议·学政议》中,宋应星从倡导实学、注重实用的角度出发,指出正是因为主考官不能铁面无私,才导致一些不学无术的人身居高官,而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埋没。宋应星的追求还表现在穷究真理、有所成就的人生...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北乡(今属江西奉新县宋埠镇)人。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他才大学博,著有《野议》《谈天》《论气》《思怜》等十几种著作。代表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科技百科全书”。 “中国的狄德罗” 江西奉新·宋应星纪念馆 ...
【博学多识的宋应星】宋国霖对儿子宋应星管得特别严,很小就带着他认字读书。小宋应星特别好学,而且聪明,记性还好,才几岁就能写诗,长辈们可喜欢他啦。年龄大些的时候,他考进了本县的县学成为庠生。在这儿,除了把“四书五经”这类儒家经典读熟,来完成科举考试必须要做的功课之外。他不光读了《左传》《国语...
新华社南昌10月21日电 题:影响达尔文 启发袁隆平:“科技达人”宋应星 新华社记者袁慧晶、陈毓珊、李劲峰 一位奇人,写就一本奇书。江西籍儒生宋应星放弃对功名的追逐,将著书视角对准普通老百姓。他编写的《天工开物》图文并茂,在清代中后期近200年间寂寂无名,却在西方广为流传,甚至深刻影响达尔文等科学家。近...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明代官员,科学家。他才大学博,又勤于著述,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代表性著作《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还著有《卮言十种》《画音归正》《杂色文》等著作。01、自幼聪慧,博览群书,胸怀大志 明朝末年,宋应星出生在中国江西的一个世代读书的家庭...
宋应星,一位在科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杰出科学家,以其不朽的著作《天工开物》闻名于世。这部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的百科全书”的巨著,不仅系统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农业科技和手工业技术的成就,更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生产实践的深刻洞察,成为后世科学家的重要参考。本文将带您走进宋应星的世界,探索他的生平...
宋应星,字长庚,明朝著名的科学家。他毕生致力于农业与手工业生产的深入考察与精心研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不仅如此,他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杰作《天工开物》,更是被后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足见其学识之渊博,贡献之卓越。宋应星自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