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宋学渊源记 又名《宋学渊源记》。清江藩著。上、下及附录三卷。以记述清代宗宋儒义理之学学者的学术思想、 师承渊源为主要内容,故名之。上卷记孙奇逢、李中孚等北方学者,下卷记张履祥、朱泽云等南方学 者,附录卷记彭绍升等亦儒亦禅的学者。共三十余人,一一列为传记。对汤斌、陆陇其、李光地、张 伯行等...
右国朝宋学渊源记二卷附记一卷国朝江藩撰百余年来学者以训诂小学相尚许郑之学尊于周孔巂材秀民欲以是别异矫枉过直集矢于宋儒影响附和冥行摘埴扪钥揣烛皆自以为汉学亦一蔽也盖汉儒专言训诂宋儒专言义理原不可偏废学者各尊所闻各行所知随其性情之所近诣力之所专殊涂同归与道大适无庸悦甘而忌辛是丹而...
宋学渊源记 卷上 春秋战国之际杨墨之说起短长之策行薄汤武非周孔圣人之道几乎息矣暴秦燔书弃仁义峻刑法七十子之大义乖矣汉兴儒生婚摭群籍于火烬之余传遗经于既绝之后厥功伟哉东京高密郑君集其大成肄故训究礼乐以故训通圣人之言而正心诚意之学自明矣以礼乐为教化之本而修齐治平之道自成矣爱及赵宋周程张...
活动于干嘉时代的清代著名学者江藩(1761—1830)为吴派宗匠惠栋的再传弟子,谨守惠氏“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的旨训,既仿汉书儒林传、艺文志编纂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复撰国朝宋学渊源记以继之。两记的编纂,反映了江藩对所处时代学术的认识与总结,共同完成了江藩本人对清代前期学术史体系的建构,...
将仰高钻坚瞻前忽后矻矻孜孜寸阴是惜又何暇分唐分汉辟陆辟王舍己之田而芸人之田乎甘泉江子郑堂博学多识有志斯文经术湛深渊源有自既编汉学师承记芸台宫保为跋于前继又纂宋学渊源记问序于予予才疎学浅曷能妄测高深详阅其书无分门别户之见无好名争胜之心唯录本朝潜心理学而未经表见于世者其余庙堂诸公以...
略论近二百年来学者对于清儒江藩之误读 周鲁 清儒江藩(字子屏)所著《国朝汉学师承记》一书,初刊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即西历一八一八年。此书之卷八,为黄宗羲、… 阅读全文 东帝汶是印尼的国中之国,该国和印尼有何渊源? TonynGent 大号被封了
《国朝宋学渊源记》,清道光九年刻江氏丛书本。此书专记清代遵循宋儒义理之学者即宋学家,对所列诸家生平、师承、著述、学术思想等进行评述,可以概见清代经学中宋学源流,与《国朝汉学师承记》同为清代经学史专著。 作者简介 ··· 江藩(1761—1831),字子屏,号郑堂,晚号节甫。甘泉(今江苏扬州)人。博综群...
国朝宋学渊源记 又名《宋学渊源记》。清江藩著。上、下及附录三卷。以记述清代宗宋儒义理之学学者的学术思想、师承渊源为主要内容,故名之。上卷记孙奇逢、李中孚等北方学者,下卷记张履祥、朱泽云等南方学者,附录卷记彭绍升等亦儒亦禅的学者。共三十余人,一一列为传记。对汤斌、陆陇其、李光地、张伯行等清代理学家...
最新更新 第5章:又名《宋学渊源记》。清江藩著。上、下及附录三卷。以记述清代宗宋儒义理之学学者的学术思想、师承渊源为主要内容,故名之。上卷记孙奇逢、李中孚等北方学者,下卷记张履祥、朱泽云等南方学者,附录卷记彭绍升等亦儒亦禅的学者。共三十余人,一一列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