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义故居位于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建于20世纪50年代,坐南面北,两进院落,北临街道。上世纪70年代末,沁阳县委帮助宋学义修建了堂屋和东厢房。宋学义故居以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故居为核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堂屋、街房、厨房、卧室等七十年代生活原貌,展现20世纪50年代典型的豫西北...
宋学义,男,1962年12月17日出生于陕西富平县,198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西省延安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人物履历 1980年9月--1984年7月,在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专业学习;1984年7月—2019年4月,在延安市畜牧兽医局工作。1995年2月--1998年2月,任延安市畜牧局生产科副科长;1998年2...
宋学义(1918——1971),沁阳市北孔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烈士墓位于沁阳市烈士陵园内。2021年12月31日,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位于沁阳市烈士陵园内。宋学义(1918——1971),沁阳市北孔村人,“狼牙山五壮士”之一。1939年参加八路军。1941年秋,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
宋学义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可能危害他人身体健康,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
”加上长途迁徙和战争年代档案资料不够健全,从1947年到1951年的几年间,宋学义“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直到河南沁阳县民政部门在残废军人名册中发现宋学义的名字,才在北孔村寻访到他。在人们眼中,出生入死的英雄应该环绕着诸多的光环,而宋学义却总是愿意站得低点、再低点。多年后,宋学义到昆明看望正在当兵的...
宋学义 宋学义,男,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宋村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生前为24军70师209团2营通讯员,1953年6月16日牺牲。人物经历 1951年5月参加革命,生前为24军70师209团2营通讯员。牺牲情况 1953年6月16日牺牲。
受宋学义的影响,宋家有一种军旅情结,参军的特别多。宋福保兄弟姐妹有6个参过军,现在家里的下一代又有5个参军,有的现在还在部队服役。 宋福保说,虽被树枝挂住幸免于难,但父亲的腰部受重伤,第二天被送往野战部队医院进行治疗。 宋学义伤愈出院后,与葛振林一起获得由聂荣臻颁发的奖章,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也...
狼牙山五壮士(1941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
1971年7月26日,因积劳成疾,53岁的宋学义在家乡病逝。 1979年,宋学义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遗体安葬在沁阳县烈士陵园墓区正中央。 怀念 狼牙山顶三建纪念塔 为了永远纪念五壮士以身殉国的大无畏精神,在狼牙山区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军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于1942年3月动工,用了半年时间,冒着生命危险在海拔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