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5年(开宝八年),宋朝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被囚禁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李煜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后期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 号钟隐...
有人说李煜在治国上表现出了懦弱和无能,决策导致南唐持续衰落,但其实李煜接手的南唐已经很衰弱了,局面难以挽回。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九月,宋太祖赵匡胤诏令李煜入阙,李煜借病推托,宋太祖以李煜拒命为由,令大将曹彬率水陆军十万攻打南唐,宋军攻陷金陵,俘虏后主李煜,南唐灭亡。 后蜀(934年-965年)又称孟蜀,...
“宋太祖灭南唐”这个典故很有意思。五代十国时期,小国林立,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逐渐统一,南唐后主李煜派使者求和,自愿去皇帝称号,降称“江南国主”,又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这样卑词厚礼,赵匡胤仍不肯放松,用“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来回答。我要干掉你,管你是好是坏、有错没错、会不会威胁到我!
宋太祖 赵匡胤 建立了北宋之后,一步一步着手扩大自己的势力。宋太祖先是吞并了南汉,后来又把目标指向了 南唐 。而在那个时候南唐的皇帝是李煜。李煜本来并不是南唐的太子,因为他平时并不喜好政事反而对诗词歌赋很有研究。 但是无奈, 李煜 的兄长和他的父亲都早早逝,在没有其他人选的情况下,李煜继位成为了 ...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曾有过多次北方势力攻灭南方宿敌的渡江大战。其中,最让进攻者心驰神往的状态,无疑是发生在公元10世纪末的北宋灭南唐之战。虽然全过程并没有绝对的一帆风顺,却从未对最后结局产生过丝毫影响。 已经纷纷扰扰60多年的五代十国乱局,也因这次压倒性胜利而在实际上宣告终结... 孱弱的...
“宋太祖灭南唐”这个典故很有意思。五代十国时期,小国林立,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逐渐统一,南唐后主李煜派使者求和,自愿去皇帝称号,降称“江南国主”,又进奉大批钱物,求宋缓兵。这样卑词厚礼,赵匡胤仍不肯放松…
”意味着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他人侵占。这句话后来成为了典故,常用来比喻自己的权力、地位或利益不容他人侵犯。它反映了宋太祖在统一中国过程中,对领土和权力的坚决维护和对其他势力的强硬态度。这一典故也警示人们,在属于自己的领域和范围内,必须坚决捍卫自己的权益,不容他人侵犯。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年年)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军事家、政治家。先后灭掉后蜀、南唐等政权,使国家逐步走向局部统一,巧妙施行“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编练禁军,将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一切权利集中于皇帝,在中央,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在地方,派文臣任知州,地方司法人员由...
”宋太祖灭南唐“引申为:引申意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来源:《类说》卷五三引宋杨亿《谈苑》,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了荆南、湖南、后蜀等国。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卧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