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
3.宋真宗赵恒,宋真宗是宋太宗第三子,宋太宗驾崩后,即位的宋真宗任用李沆、吕端打理政事,使北宋经济繁荣,税收富足,史称咸平之治,同时,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征辽军,并在澶渊挫败了萧太后与辽圣宗侵宋的辽军,最后与辽朝达成“澶渊之盟”,实现两国百年间的和平,但宋真宗在位后期,沉溺于“东封...
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01、出身将门,有异象 赵匡胤是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次子,母为杜氏,高祖赵朓,祖父赵敬。长兄赵匡济早夭。927年3月21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他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身上还有金色,三天还...
赵匡胤,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男。字元朗,即宋太祖,宋王朝创建者。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握兵权。公元960年,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他先后平定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反抗,削夺了禁军将领和藩镇的兵权,加强
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涿州(今河北)人。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一举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局面,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宋太祖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了禁军宿将以及藩镇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天下安定,慎刑薄敛,务农兴学,但因宋太祖重文轻武,他实行“守...
1、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深得周世宗柴荣的赏识,柴荣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如果他活的时间长一些,历史就要改写了。可是柴荣在公元959年就因病去世了,时年39岁。柴荣去世后,幼子柴宗训继位,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镇、定二州刺史派员进开封向朝廷送来紧急战报,说契丹与北汉联合大军...
赵匡胤,史称宋太祖,河北涿州人,无学历,历任后周朝代少将军衔的禁军军官,上将军衔的殿前都点检。960年,他在河南开封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开封。 赵匡胤的高祖赵朓,曾经担任过唐朝时期的北京等地的县长,曾祖父赵珽,官至副省级的御史中丞。祖父赵敬,...
宋太祖,名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生于927年3月21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洛阳夹马营。赵匡胤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军事家、武术家,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赵匡胤的职业生涯始于后汉隐帝时,他投奔了郭威,并在后周建立后,开始了他的宦途生涯。在周世宗柴荣时期,赵匡胤...
生邕王光济、太祖、太宗、秦王廷美、夔王光赞、燕国陈国二长公主. 赵延美就是赵匡胤、赵光义一母同胞的弟弟, 不过《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史料,但鉴于南宋皇室都是赵匡胤一脉,究竟是不是有这么一档子事还真难说。 根据上面这些史料来说,“金匮之盟”一事着实有不少漏洞。 即使杜太后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