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筌》卷首有正祖的上谕,明确交代重修宋史和命名原因。“筌,所以漉水取鱼也。”《宋史筌》就是删除《宋史》中繁芜错误之处,挤去水分,留下干货的意思。《宋史筌》它基于《宋史》又超脱《宋史》。《宋史筌》和《宋史》相比,最主要的不同点在以下几点。一、尊正统、正名位、辨夷狄 由于元代汉化水平低...
朝鲜正祖李祘曾为中国编修了一部宋史——《宋史筌》。这个名字中的“筌”字,音同“全”,原本是捕鱼用的竹器,在这里则象征着撇去浮华,只留下历史的精髓。这部由朝鲜人编撰的宋史,核心思想是“尊正统、正名位、辨夷狄”,强调自己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人,儒家文化的正宗。在元代编撰的宋史中,辽、宋、金三个政权...
《宋史筌》即是在“慕宋”的心理下编撰的,这有助于对宋朝历史的学习及将之作为龟鉴。黄景源(1709—1787年)即认为《宋史筌》有益于治教,“夫修史者,将以鉴前世之始终也……苟有以因宋之事,一以勉仁厚之治,一以戒委靡之患。则国家...
在宋史文献《宋史筌》中的文苑传部分,相较于《宋史》的文苑传,有显著的调整。阁臣不仅将原属于儒林传的高弁、刘颜等人移至文苑传,还增加了王禹偁、陆游等其他列传中的文人,如王回、杨万里等,同时将和岘等人移回儒林传。编排中特别强调了对宋代理学与文章的演变,如将欧苏王曾等古文大家置于显著...
《宋史筌》这一书名的由来,源于其编纂者的解释:“筌,乃捕鱼之工具。”由于《宋史》内容繁杂,编者精心删减,重新规划体例,旨在纠正元朝修撰的《宋史》中的错误。此书经历了十次大幅度的修改,许多内容被删去,最终保留的内容极少,如同漉水捕鱼,鱼不失而水不留,足见编者宋正祖的严谨态度。在完成...
朝鲜李氏王朝正祖李祘主持重修的《宋史》,将宋、辽、金三史合一,以宋为正统,历时20余年,于1791年成书,共148卷。由外国学者重修《宋史》,这在古代学术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其实,正祖李祘虽然对元朝编修的《宋史》严厉批评,但这部《宋史筌》主要还是摘编元朝《宋史》而成。这主要是因为朝鲜王朝远在域外,史料收集...
宋史筌的文人传艺文志书写-南京大学文学院.PDF,《宋史筌》的文人傳、 《藝文志》書寫 — 兼與 《宋史》比較 — 88)卞東波* 한국어초록 조선 시대 정조(正祖, 1752-1800)대왕 재위 기간에 송사(宋史)는 조리가 없고
朝鲜正祖李祘的《宋史筌》对《宋史》的改编 季南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作者简介】季南(1980-),女,吉林白城人,延边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朝古典文献。 【摘要】《宋史筌》是朝鲜文人在元朝末年丞相脱脱等人编撰的《宋史》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加工和选择的产 物。朝鲜正祖李祘等编撰者,通过对...
因此,他指出元代《宋史》的编纂质量不高,体裁和叙述都有问题,于是他历经数十年,召集多位学者,精心编撰这部旨在弘扬宋代正统、彰显朝鲜文化地位的史书。实际上,还有一个未公开的重要动机,即明朝灭亡后,朝鲜王朝视自己为中华正统的延续者,希望通过编修《宋史筌》来强化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正统地位...
明道洪德显谟文成武烈圣仁庄孝大王李祘,原名李氏,是庄献世子的第二子。他出生于1752年的壬申年,具体日期是九月二十二日,地点在昌庆宫景春殿。在朝鲜历史上,这一年是英祖二十八年。随后的1759年,即己卯年,李祘被册封为王世孙。经历了“壬午祸变”的动荡之后,到了1764年的甲申年,英祖决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