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和尹秀珍请你“吹一口气,留下它的形状”宋冬、尹秀珍夫妻,中国当代艺术史上重要的名字。近日,艺术家筹备了5年的展览终于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开幕。他俩首次以玻璃材料作为展览创作主体,十三组作品近乎涵盖了所有玻璃制作工艺。他们与女儿宋儿睿一家三口携手的合作展览“筷道:品光”也同时进行。“退火”是玻璃艺...
从一楼至四楼上下贯穿又相互循环的“一刻·出入——宋冬、尹秀珍双个展”,由两位艺术家根据美术馆上千平米的空间特性而创作,他们保留了各自独立创作的部分,也以彼此相融的方式相互协作,正如宋冬所说的那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互寄生的关系”。 “一刻·出入”展览现场,新绎美术馆,2024年 “我们参加过很...
同样,宋冬的创作中也少不了尹秀珍这位“工人”的帮助。类似在一整年的《三十六历》创作过程中,发现宋冬写错了,尹就帮其擦掉。 不过虽为工人,却有着一份夫妻间的温情。1996年,宋冬创作《哈气》时,必须在北京冬天的晚上做,户外气温零下八九度,宋冬光着上身,趴在地上不断哈气。在一旁帮宋冬拍照的尹秀珍看着都很...
宋冬将玻璃当成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影壁,鼓励观者参与,用毛笔蘸水在上面自由写绘,水汽蒸发后却又留不下任何痕迹。 一个肉粉色的大喇叭从墙上伸出来,又像一只耳朵,又像一朵花,尹秀珍个展《涟漪应力》的观展路线由此便开始了。与它相对的,是另一组作品《潜喉》。置于内外墙肉感十足的作品将空间变成了有机的生命体。
走进上海玻璃博物馆,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正在上演。宋冬和尹秀珍的作品同台展出,虽然同样以玻璃为材料,但两人的创作风格却大相径庭。📚 宋冬的《无知》书形玻璃雕塑,让人不禁联想到Roni Horn的玻璃柱体。然而,Roni Horn的作品如同注视水体反射,最终看到的还是自己;而宋冬的《无知》则专注于表现玻璃的色彩和形...
青岛西海美术馆的开馆首展“超越”带来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展览体验,其中尹秀珍和宋冬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他们的作品不仅与建筑和外部风景相得益彰,还展现了另类的风景线。🌟尹秀珍的作品《圆缺》以青岛的“青”字为灵感,将法国建筑家让·努维尔设计的圆柱形玻璃空间改造为运动装置。镜面镀膜透明玻璃将空间四等分,形...
宋冬+尹秀珍的装置作品《门》,穿越时空的感觉,廊坊的新绎美术馆#艺术家宋冬#艺术家尹秀珍#艺术装置#新绎美术馆#当代艺术 - 谢蓉的艺术生活于2024121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98.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上海看展|玻璃博物馆宋冬尹秀珍双个展。在国际博物馆日看上海玻璃博物馆里的当代艺术展览 家宋冬、尹秀珍首次以玻璃为创作材料,历时5年创作带来了十三组重磅展品。 •宋冬个展《退火不退火》国绕“退火”概念进行申发,将玻璃的退火与否比做人生。 - Peanut.披那📷
人们常说工作室就是艺术家的大脑,但这个通用的定义并不适用于宋冬和尹秀珍的工作室。因为在这里,工作室既是他们的“发肤”,也是他们的“灵魂”。也是在这里,他们将生活和艺术的界限抹平,真诚,不故作高深。如果生活是水,那艺术便是流,于是水流便有了万千变化,也有了化万千变化于无痕。
“筷道: 十八岁”展览现场:每次筷道展览他们都会制作不同的实体请柬, 这次是一个身份证形式的请柬。 2019年11月11日,宋冬和尹秀珍给他们“独立合作”的“筷道”作品在前波画廊举办了一个成人礼: “筷道: 十八岁”,他们还特别为此制作了一个《筷道18岁》的身份证形式的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