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正是宋云彬在新中国成立初发出的“把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每篇加以详细的注释和讲解”呼吁,引起了各方注意,奠定了鲁迅作品需要注释出版的基调。宋云彬 一九三八年八月摄于武汉 有意思的是,宋云彬与鲁迅的相识却始于一场笔仗。1927年初鲁迅离开厦门到达广州,在一段时间的冷眼观察后认为所谓的革命中心并无特别...
第三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宋云彬(1897—1979),浙江海宁人,著名文史学家、编辑家。宋云彬1958年调北京中华书局,参与“二十四史”点校及编辑出版工作,是点校本《史记》的主要参与者和责任编辑,并独立承担了《后汉书》的点校工作。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为纪念宋云彬,宋云彬后人将其生前所藏的82件书画作品,举...
为纪念宋云彬先生,继承和发扬其精神,宋云彬先生后人将其生前所藏82件书画作品,举行专场义拍,并将拍卖所得全部捐出,用以设立“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对古籍整理出版优秀成果和编辑人员进行奖励。2016年5月31日,“宋云彬古籍整理出版基金”第一届理事会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华书局。从2016年以来,“宋云彬古籍整...
宋云彬(1897~1979):浙江海宁人。中国著名文史学者、杂文家,民主人士。曾任民盟杭州市分部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民盟浙江省委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省人大代表,浙江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945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1年9月转入民盟杭州市分部委员...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章夫人汤国梨为太炎先生安葬事,于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二日,访时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的宋云彬,不遇,“留条而去”;同时又数次相商于时任民进中央主席、教育部部长的太炎弟子马叙伦先生。 一九五四年九月,宋云彬赴北京参加第一届全...
4月,应郭沫若的邀请,宋云彬参加武汉政治部第三厅抗日文化宣传工作。武汉政治部第三厅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是1938年初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机构主要任务是宣传、慰劳和募集资金。政治部主任由陈诚担任,第三厅则是由共产党领导的进步人士组成,郭沫若任厅长。宋云彬主要是负责起草文稿,编辑抗战...
宋云彬文集的创作者· ··· 宋云彬作者 作者简介· ··· 宋云彬(1897—1979),著名文史学者、杂文家、民主人士,浙江海宁人。1924年加入过中共,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编纂股长,“四一二”事变后任武汉《民国日报》编辑,兼国民政府劳动部秘书。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任开明书店编辑,主持编辑校订大型辞书《辞通》,主编《中学...
宋云彬(1897-1979),浙江嘉兴海宁人,1945年6月,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第二届委员会委员,第一届浙江省人大代表,民盟浙江省支部筹备工作委员...
周连昆宣布宋云彬生平展正式开展 宋云彬是一名生在海宁、成长在海宁的著名民主人士,长期从事抗日进步文艺工作,参加文化界的救亡图存民主运动。1949年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中有9位海宁籍乡贤,宋云彬是其中之一。宋云彬还曾任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员、民盟浙江省委第一届副主委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