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开始起事时,对史思明是比较猜忌和防范的,因为史思明受到过李隆基的亲自接见,打仗嘛不是孬种,也很有一套。安禄山是个有头脑且小心谨慎的人,平时只拨区区三千人马归史思明指挥,并限制他的活动范围。安禄山一起事就率大军直扑洛阳长安,这个军事行动史思明没有参与。后来只是让他敲一下子边鼓,不添乱就行了。
安禄山、史思明在军队之中的影响力,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安禄山曾经提拔过很多的将领,田承嗣本是卢龙军裨校,这是最基层的军官,被安禄山提拔为将军。安史叛军 导致田承嗣的家族飞黄腾达,田承嗣后来成魏博节度使,河北三镇之一,田承嗣依靠安史之乱实现了阶层飞跃,他多少是感谢安禄山和史思明的,还有很多像田...
在唐肃宗的坚定支持下,郭子仪这位卓越的将领,凭借超凡的智谋和英勇的战斗力,引领朔方军逐一收复失地,对安禄山叛军构成致命打击。同时,安禄山的亲信们逐渐露出真面目,试图通过背叛获取个人利益。其中,安禄山的结义兄弟史思明,在安禄山死后,图谋推翻安庆绪,妄图独揽大权,自立为新皇。尽管史思明的内心险恶,却终究难...
可以说,安禄山的送命是自己逼着身边的这些人杀了自己,实属咎由自取。二、史思明之死 上元二年(761年),也是一个夜晚。史思明突然从一场噩梦中醒来。他满身冷汗,心有余悸地将身边的伶人叫醒,说起当时的梦境,一时尿急去了厕所。恰在这时,一场政变发生了。大将骆悦等人秘密见到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对他说:...
史思明为达目的残忍至极不择手段。安禄山自立为大燕皇帝后,派史思明去管理河北。史思明行事凶残,和手下一起大肆抢掠,杀人为乐,连无辜百姓也不放过。他抓到了大唐的裨将张兴,想让他投降,张兴不答应,结果就被史思明残忍地锯死。安庆绪在安禄山死后自己当了皇帝,史思明眼红范阳那堆如山珍宝,心里痒痒,打算推翻安庆...
史思明可谓是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原是安禄山的手下,同样是粟特胡人。当时的唐玄宗在执政后期为了更好地治理领土,至开元、天宝间,唐玄宗在边镇设立了十大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以及剑南、岭南共为10镇,成为固定军区。图源网络 节度使集军、民、财...
安史之乱,叛军总共出了四个皇帝,依次是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和史朝义。 在叛军集团中,安禄山是个带头大哥的角色,整个叛乱就是他主导的。带头造反与跟着造反,是质的不同。安禄山打开了叛乱的画布,然后绘制山河,而其他人只能是学徒级别的存在,在画布上着色。
在这8年中,安禄山1年后被杀,史思明6年后被杀,为何安史之乱却打了8年?安禄山 一、叛军组织严密、素质极高、战斗力超强 “擒贼先擒王”这话在唐朝根本不适用,安史叛军就跟打不死的小强一样,皇帝死了有人顶上,高级将领死了中层将领上,中层将领死了低级将领上,前线士卒全部战死后,预备队上,完全是一...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出生在边疆地区的胡人,他们早年都曾经参与过对抗突厥、吐蕃等外族入侵的战争,表现出了不俗的军事才能。他们也都曾经效忠过不同的节度使,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投靠了唐朝。安禄山出生于突厥阿史那部落,后来被吐蕃俘虏,逃到范阳(今河北涿州),投靠了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张守珪死后,安禄山被张守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