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宣讲》读书报告 引子:信仰和理性中世纪早期的神学家们对于如何对待古希腊哲学智慧以及是否要把理性(特别是将理性发挥到极致的辩证法)运用于神学有过一些争论。一部分支持者,如贝伦伽尔率先把代表理性法则的辩证法运用到神学中,他说“正因为人被赋予理性,他才是惟一按上帝形象的被造物”...
他提醒我们,理智无法理解的部分,我们应该虔诚地相信。安瑟伦对上帝存在的论证尤为著名,他的《独白》和《宣讲》两部作品更是其思想的精华。在《独白》中,他使用了宇宙论的证明,这一方法早已由圣奥古斯丁提出。而在《宣讲》中,安瑟伦提出了所谓的本体论证明,这一方法使他与思想史紧密相连。本体论证明从上帝的概念出发...
安瑟伦关于上帝的证明主要集中在《独白》和《宣讲》中,前一篇又称为《沉思信仰之根据的范例》(Exemplum meditandi de ratione fidei),后一篇又称为《信仰寻求理解》(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 《独白》的中心思想和目的并不是证明上帝的存在,而是要以沉思的方式,即不是通过圣经的权威,而是通过理性的力量来讨论...
安瑟尔认为,人人都有“上帝”的观念,只要弄清这一观念的意义,就能理解上帝必然存在的道理。《宣讲》中的证明被表述为下面一个推理: 因为:上帝是一个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 又因为:被设想为无与伦比的东西不仅存在于思想之中,而且也在实际上存在; 所以:上帝实际上存在。 安瑟伦认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伟大...
(安瑟伦:《宣讲》第2章)其他一切都可以被设想为不存在,唯独上帝不可以,上帝是最真实的存在。安瑟伦首先断定人心中有至高无上的观念,继而宣布至高无上的观念不可能只作为观念存在于人心中,它必然也是现实的存在。上帝就是这样的至高无上者,因此上帝是真实的存在。
安瑟伦关于上帝的证明主要集中在《独白》和《宣讲》中,前一篇又称为《沉思信仰之根据的范例》(Exemplum meditandi de ratione fidei),后一篇又称为《信仰寻求理解》(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 《独白》的中心思想和目的并不是证明上帝的存在,而是要以沉思的方式,即不是通过圣经的权威,而是通过理性的力量来讨论...
这个推论实际上是一个终极追溯的过程,与之后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著名五路证明中依靠事物阶等秩序论证的基本逻辑一致。但安瑟尔谟本人对此并不满意,认为这个论点过于复杂。因此,在《讲述》(也译作《宣讲》)中,安瑟尔谟阐述了一个后来被称为“本体论论证”的证明形式。安瑟尔谟有关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形式,...
僧侣高尼罗在他的匿名出版的著作《驳安瑟伦宣讲中的推理》中揭露了安瑟伦的错误。他指出,就其被思考而言,上帝在心灵中的存在同其他任何事物在心灵中的存在都是一样的,人们按照安瑟伦证明上帝存在的同一方式也能证明一个完美的岛屿的存在:将岛屿定义为可以被设想的最完美的岛屿,按照安瑟伦的逻辑可推知存在着一个完美岛...
早期实在论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安瑟伦(1033-1109 年),意大利人,1060年到法国诺曼底的贝克修道院作僧侣,1078年任该院主持,1093年升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直至去世。其论著有《独白》、《宣讲》《上帝为什么化身为人》等。 1.信仰与理性 作为一个基督教哲学家,安瑟伦直接继承了奥古斯丁的学说,主张理性服从信仰。他认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