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麝是大别山区特有种,全身灰褐色,自喉向下沿颈部两侧的白纹在胸前连成环状,成体身上可见斑点,呈桔黄色。性情孤僻,一般单独活动,仅在发情季节才会有数头相聚的现象。 作为安徽省特有珍稀物种,安徽麝成为保护工作重点对象之一,调查数据显示,安徽...
安徽麝适生区地域异常狭窄,仅生活在安徽、河南、湖北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高海拔地区,活动区只有一千平方公里左右。本次安徽麝被拍摄到的记录点位置就在安徽金寨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科研人员已掌握安徽麝活动范围,正着手于设计建设“天马-鹞落坪廊道”。通过连接天马和鹞落坪这两个安徽麝栖息地,...
据安庆生态环境微信号5月21日消息,日前,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牵头实施的岳西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项目,在对自动红外相机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时发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的影像。一只安徽麝个体在自动红外相机前“摆拍”安徽麝是我国分布的几种麝中唯一的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我...
在一次野生动物救助过程中,桐城市发现并成功救助了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安徽麝。这一发现不仅是我市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新的突破,也为安徽麝的保护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5年1月9日上午,接110电话桐城市南山路一居民家中闯进一只类似麂子的动物,林业部门迅速赶到现场,确认为...
52岁的张晓明,是罗田县天堂寨林场资源管理股长,也是护林队的一员,日复一日守护着安徽与湖北交界处的4万亩林海。他口中的安徽麝,是大别山区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03年全国资源普查时,安徽麝种群数量不到600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都是麝香惹的祸。在冬春两个季节,许多...
安徽麝,学名Moschus anhuiensis,属于麝科、麝属。其头体长通常在696-765毫米之间,肩高则小于500毫米,臀高也小于600毫米。尾巴相对较短,通常被毛所覆盖。体背部特征明显,桔黄色斑点在腰及臀部两侧尤为显著且密集。头骨的颧宽相对较小,而颊、额及耳背则呈现灰黑色。颏及喉部为白色,并伴有白色条纹向两颊延伸,...
安徽麝(Moschus anhuiensis)的红外相机拍摄照片展示了这种珍稀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真实状态。同时,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这一我国特有的鸡形目雉科长尾雉属物种,也在此次调查中意外现身。由于种群数量与分布范围的急剧缩减,它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安徽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大别山区,有比较固定的栖息场所,以地衣、灌木枝叶为主要食物。为明确安徽麝的活动节律与安徽小麂、野猪等的相互关系,根据红外相机拍摄的时间,统计并计算安徽麝、安徽小麂、野猪出现的相对频率,如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活动节律的重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相对于标...
值得一提的是,安徽麝是唯一一个以安徽省命名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堪称安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安徽麝金寨县的大别山区,一片幽深的密林之中,安徽麝的踪迹被意外捕捉。红外相机记录下了它灵动的身姿,穿梭于茂密的山林之间。这一发现,不仅为安徽麝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进一步研究...
天马山拍到安徽麝,已..自80年代安徽麝被发现以来,其分类地位一直众说纷纭。对安徽麝模式皮张标本进行了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全长序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麝同麝属中其他种的遗传分化已经相当明显。分子系统学的分析表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