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笔者曾在2010年4月7日于《学灯》第十四期发表《上博四〈曹沫之陈〉再编连》,现在安大简《曹沫之陈》内容的发布,直接证明了在2004年至2022年这近二十年时间的前后十数种编连方案中,笔者的编连方案是最接近先秦时此篇原貌的,下面不妨再贴一下笔者的编连方案和按照安大简情况对应后的上博简原应有简序对照...
是人为造成的。曾子是孔子学生,据简文,上引曾子语当本孔子。”则盖是以安大简此文为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之文为误,但网友激流震川2.0指出:“安大简《仲尼曰》简1'中(仲)尼曰:芋(华)蘩(繁)而实厚,天;言多而行不足,人。’
在《安大简二〈仲尼曰〉解析(上)》中也提到“安大简《仲尼曰》更可能是成文于战国后期末段至战国末期”,因此《管仲》篇与《仲尼曰》篇的“见善……见不善……”从句式到内容在时间段上都是基本平行的,这自然同样可以证明《仲尼曰》此段内容并非出自孔子之口。
安大简(二)出来了,有《仲尼曰》一篇。我想了个问题:战国简帛文献中,对孔子的称谓有不同呈现,有的直接作“子曰”,有的作“夫子曰”,有的作“孔子曰”,然后就是安大简的“仲尼曰”。这四种不同的称谓,在尊卑亲疏上是有不同的。简单的说,夫子-子-孔子-仲尼,依次递减。这或许与作者和抄写者的不同有关。 ...
适逢安徽大学九十华诞,“安徽大学团委”公众号特推出“风景旧曾谙”专栏,介绍安徽大学发展史。今天介绍的是“省立安徽大学”时期的校史。 01 杨亮功时期 1930年6月,省政府接受王星拱辞呈,杨亮功继任校长。 出任校长后,杨亮功主持修订学校组织大纲。新大纲第一章第一条规定:“本大学由安徽省政府设立,定名为省立安徽大学...
安大简二《曹沫之陈》解析(一) 子居 关于《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所收《曹沫之陈》篇,整理者在《说明》部分言:“本篇原有四十六支简,实存四十四支,缺二支。整简长四十八·五、宽〇·七厘米。三道编绳。简首尾留白,简十五顶格书写。每支简字数一般在三十八字左右。简背有划痕。简二二背有数十字,漫漶不...
這是筆者在讀安大簡二《仲尼曰》時寫的一些札記,[1]發在武大簡帛網-簡帛論壇之《安大簡〈仲尼曰〉初讀》論壇帖中(下簡稱《初讀》),有些說法作了修訂補正。故《初讀》中凡與本篇牴牾者,皆以此本篇為準。 安大簡二《仲尼曰》簡1(局部) 簡2和簡12兩個“遉(顛)”字。
安大简二《曹沫之陈》解析(三) 子居 【宽式释文】 还年而问於曹沫曰:“吾欲与齐战,问阵奚如?守边城奚如?” 曹沫答曰:“【臣闻之:有固谋而无固城,有克正而无克阵。】三代之阵尽存,或以克,或以亡。且臣之闻之:小邦居大邦之间,敌邦交地,不可【以先作怨,疆地毋先而必取□】焉,所以距边;毋爱货...
這是筆者在讀安大簡二《仲尼曰》時寫的一些札記,[1]發在武大簡帛網-簡帛論壇之《安大簡〈仲尼曰〉初讀》論壇帖中(下簡稱《初讀》),有些說法作了修訂補正。故《初讀》中凡與本篇牴牾者,皆以此本篇為準。 安大簡二《仲尼曰》簡1(局部) 簡2和簡12兩個“遉(顛)”字。
安大简二《曹沫之陈》解析(一) 子居 关于《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二)》所收《曹沫之陈》篇,整理者在《说明》部分言:“本篇原有四十六支简,实存四十四支,缺二支。整简长四十八·五、宽〇·七厘米。三道编绳。简首尾留白,简十五顶格书写。每支简字数一般在三十八字左右。简背有划痕。简二二背有数十字,漫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