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本书没讲清楚宇文恺修长城的具体时间和具体地点,不过从别的史书里能知道,隋炀帝第一次让宇文恺修长城是在 607 年 7 月。这时候正是盛夏,宇文恺接到命令,让人驱赶了上百万男丁去紫河跟榆林那一块儿修筑长城,到第二年 2 月才修成。紧接着 7 月,隋炀帝又下命令让宇文恺负责第二次修长城,他只...
在隋代,有一个以超高技艺著称于世、被隋书称为“巧思过人”的杰出巧匠,他就是宇文恺。宇文恺,字安乐,原是朔方夏州(今陕西靖边红终界公社自城子)人,后迁居长安,是一个精通建筑工程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灭掉后周建立隋朝后,决定在关中平原上原来西汉长安的东南十多里处,那个北临渭水,西傍沣...
当他们来到秦汉长城遗址时,隋炀帝当即下令要宇文恺负责兴修隋长城。关于宇文恺修长城的事迹大多记载于《隋书》中。尽管该书并未明确宇文恺修长城的具体时间以及修筑的具体位置,但从其他史书中可探知隋炀帝第一次命宇文恺修长城是在607年的7月。此时正值盛夏,宇文恺得令后命人驱百万男丁到紫河与榆林一带修筑长城...
夏州出了个宇文恺 李春元 宇文恺,隋朝著名建筑学家,复姓宇文,名恺,字安乐,公元555年(西魏恭帝二年)生于弘化郡(隋改为朔方郡)夏州城(今靖边县红墩界乡统万城)。隋长城在这里拐了一个弯,使统万城在隋唐时期得以繁荣发展。宇文恺三岁时跟随父兄离开夏州迁居长安。他曾参与规划建设隋朝许多著名工程,...
宇文恺 宇文恺(555-612),字安乐,朔方人,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初为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高祖为丞相,...
《宇文恺传》是唐代魏征主编的一篇传记。作品原文 宇文恺传 宇文恺,字安乐,杞国公忻之弟也。在周,以功臣子,年三岁,赐爵双泉伯,七岁,进封安平郡公,邑二千户。恺少有器局。家世武将,诸兄并以弓马自达,恺独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多伎艺,号为名父公子。初为千牛,累迁御正中大夫、仪同三司。...
一、出生即是“贵族”宇文恺出生于555年,出生地是京兆长安,听起来就像是个风水宝地。他的家族背景可不一般,祖先是鲜卑族,父亲宇文贵可是个武将,靠着弓马闻名于世。可以说,宇文恺从小就享受着“贵族”的待遇,三岁时就被赐爵为双泉伯,七岁时更是被晋封为安平郡公。哇,这种速度,简直比现在的网红还要快...
宇文恺,字安乐,鲜卑族,是隋朝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的专家,建筑方面的一把好手,同时也是北周大司徒宇文贵之子。宇文恺这家世可不一般,可谓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出身于武将世家,生于长安城。有这样好的条件,宇文恺更能好好培养自己的兴趣,不用整天被约束。自幼博览群书,从书籍中学到很多新鲜的知识,精熟历代典章制度...
宇文恺,字安乐,隋朝的重要建筑家。公元555年出生在北朝当时的一个十分显赫的家族——宇文家族。宇文恺的祖先应当归属于鲜卑族的一脉,他的父亲宇文贾曾经官至北周的大司徒,是西魏时期十分著名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威高权重。出生在这样的家族当中,宇文恺的身世也是十分的显赫了。在家族当中,宇文恺的长兄宇文善是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