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 大意:宁可直抒胸臆而死去,也不想沉默无言而苟且偷生。 心得:范仲淹因直言上谏,被三次贬出京城。他的好友梅尧臣于心不忍,劝他少管闲事。但他依然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誓要...
看见没?范仲淹文正公这样的人,两岁就跟了养父,养父待他视如己出,最终范仲淹却连姓都不愿跟养父姓,始终养不熟。现代那些想找二婚带孩子的男人,真不知道咋想的。。 11月前·江苏 17 分享 回复 展开3条回复 猎海鹰 ... 从头听到尾,真正有学识的老师,受教了,50岁了,又认真当了一回学生[赞] ...
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范仲淹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中进士,踏上了仕途。他始终恪守孝道,将母亲接至身边照料,并正式更名为范仲淹,寓意着范家将因他而繁荣昌盛。1029年,范仲淹刚回京便行惊人之举。仁宗年幼即位,太后长期摄政,虽成年后,太后仍不肯还政。仁宗无奈,朝中大臣亦皆顺从太后,范仲淹却决心挺身而出,为国...
范仲淹曾写过一篇《灵乌赋》给梅尧臣,在赋中,他斩钉截铁地说,不管人们如何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自己将始终坚持一生的信条: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 范仲淹像 01 勇气 勇气是范仲淹生命的底色。可以说,他的一生,都被体内一股热气推着往前走,不管刀山火海,宁死都不回头。 27岁中进士之后,范仲淹有十几年时间...
范仲淹和宰相吕夷简在政治上多有不和,两人之间的争执,导致范仲淹多次被贬。梅尧臣曾力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一个人逍遥就行。范仲淹回复说: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范仲淹力推的亲历新政最终以失败告终 景祐四年(1037年),吕夷简被罢免宰相。3年后,因边关战事吃紧,范仲淹...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作者:张风莉 1775年三月二十三日,美国人帕特里克亨利,在号召美国为独立而战的议会演讲中,慷慨激昂地说:“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自由,不自由,毋宁死!”1874年,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为了他的革命事业,大声地唱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在十一...
范仲淹回赠一首《灵乌赋》,义正词严地表示“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忠义精神跃然纸上。此名言与其另一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样千古流传,激励着一代代有志于澄清社稷的中华儿女。受乃父熏染,几位范家子弟从政后亦非常讲求气节。次子范纯仁两度出任宰相,其但凡引荐人才,一定会以天下公议...
但范仲淹不为所动坚定的作答: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在外地任官,依旧时刻忧心朝廷之事,多次上疏直谏,反对朝廷大兴土木,并倡导整治吏治。明道二年(1033年)七月,江淮及中原等地爆发了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宋仁宗应对态度消极,范仲淹再度上疏直谏惊醒宋仁宗,遂派范仲淹负责赈灾工作。宋仁宗景祐元年(...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出自宋代范仲淹《灵乌赋》 梅君圣俞作是赋,曾不我鄙,而寄以为好。因勉而和之,庶几感物之意同归而殊涂矣。“灵乌灵乌,尔之为禽兮,何不高翔而远翥?何为号呼于人兮,告吉凶而逢怒?方将折尔翅而烹尔躯,徒悔焉而亡路。”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这句话出自北宋名臣范仲淹的《灵乌赋》。范仲淹曾担任北宋京城开封的知府,他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仅仅几个月,开封就“肃然称治”,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政绩。只要他不再得罪什么朝廷的大人物,本可凭此政绩逐渐获得进一步提升,然而他却生性耿直,不仅不会阿谀奉承,看到朝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