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明太祖第十七子,生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母杨妃。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太祖第三次分封诸子,时年十三岁的朱权被封为宁王,藩地大宁卫(今内蒙古赤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权受命前往大宁就藩,成为明初九大塞王之一。与同一时间被封王,又差不多同时建藩于广宁、宁夏的辽王朱植、肃王朱楧虚...
宁王朱权,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本是威震一方的塞王。靖难之后迁国南昌,顺带着又被四哥朱棣削去了精锐的营州三护卫。到了宣德朝,宁王本来想凭借辈分给朝廷提点建议,结果被宣宗劈头盖脸怒斥一顿,就此再也不敢发声。宣宗驾崩后,继位的新天子朱祁镇年仅九岁。当时在世的宗室元老还剩四人:代王朱桂、庆王朱栴、宁王...
《山河月明》里的宁王朱权 而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中,也不乏优秀者,其中的宁王朱权,因为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胁迫参与,而留下了不少的历史记载,燕王朱棣曾相约,取得天下后与朱权平分,最后并没有兑现,将他改封到了南昌,更是产生了不少的争议,那么真实历史上的朱权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年少聪颖 受封大宁 《山...
一、13岁封宁王,15岁镇塞外 根据《明史·列传第五·朱权传》记载:宁献王权,太祖第十七子。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他出生于洪武十年(1378年),生母是杨妃。根据《国朝献徵录·朱权传》记载:生而神姿朗秀,白皙、美须髯,慧心天悟。始能言,自称大明奇士。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旁通释老...
十四岁那年,朱权被封为宁王,镇守大宁。大宁地处喜峰口外,东连辽东,西接宣府,是明朝抵御蒙古的重要军事要塞。将如此重要的战略要地交给朱权,足见朱元璋对这位儿子的信任。更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还赐予朱权一支由蒙古降兵组成的精锐骑兵——朵颜三卫。这支骑兵骁勇善战,使得朱权的军事实力更加强大,也为日后朱棣...
前言:正统十三年九月十五日,宁王朱权去世,享年七十一岁,与太祖朱元璋去世时同岁。朱祁镇得知讣告后,长舒了一口气,这个让朝廷头疼了四十多年的人终于没了。宁王死了倒好,皇帝还给了他一个“献”的谥号,说他“和古代的贤王差不多”。“献”是谥号里等级最高的。宁王要是没死在正统十三年,而是活到正统十四...
靖难之由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史称朱权“神姿秀朗,慧心聪慧,于书无所不读”,“天性口实,孝友谦恭,乐道好友,循礼守法”。朱权于洪武二十四年封号宁王(今内蒙古宁城县),年岁13,所统封疆数十城,视诸王最雄,就此他的藩王事业开始崭露头角。按照朱元璋的安排,如果一切正常,朱权的发展不会亚于他的四...
宁王朱权呢,他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以前可是在边塞威风凛凛的塞王。靖难之役过后,他把封国迁到了南昌,这时候啊,四哥朱棣顺便就把他精锐的营州三护卫给削掉了。到了宣德年间,宁王心想,自己辈分在那儿呢,就想给朝廷提点儿建议,哪知道被宣宗狠狠地骂了一顿,从这以后啊,就再也不敢说话了。宣宗去世...
燕王朱棣善战,而宁王朱权善用谋略。燕王朱棣便是后来的明成祖,夺了侄儿的皇位,登基称帝。而宁王朱权不仅能够与篡位的朱棣相提并论,而且还“善谋”,便可见世人对朱权的评价有多高。也正因为如此,在建文帝登基后,朱权成为朱棣忽悠一起造反的第一人,并且朱棣承诺事成之后,二人平分天下。朱权“心思单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