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第三章1:学知不足【原文、解释、译文、解读】沙月【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解释】旨,美好的味道。至,最高。善,美好。学,学习。困:贫乏;自己因为不懂道理而办事有困惑。【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去品尝,就不会知道...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màn),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
【原文】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译文】古书上说:“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 【原文】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
《礼记·学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翻译: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
【译文】单凭一点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讲解才行。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不懂,就不必讲下去了。 【原文】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
【译文】单凭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不足以为人师。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才行。只有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他仍不懂,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懂,可以暂时停止。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原文: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翻译:君子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时的难易实际,他们对于哪些知识能力的掌握感到困惑疑难,他们对于哪些知识能力感到简单易...
【原文注音】 玉yù 不bù 琢zhuó, 不bù 成chéng 器qì; 人rén 不bù 学xué, 不bù 知zhī 道dào。 是shì 故gù 古gǔ 之zhī 王wáng 者zhě 建jiàn 国guó 君jūn 民mín, 教jiào 学xué 为wéi 先xiān。 《 兑yuè 命mìng》 曰yuē: “ 念niàn 终zhōng 始shǐ 典diǎn 于y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