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规则: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4位随机码)。 不管是哪种全国学籍号,全都是19位。教育部已为进入中央系统的所有学生配发了全国正式学籍号或临时学籍号。 扩展资料: 学籍系统形成的良好综合效益: 1、产生了广泛的管理效益。随着普遍开展应用,各级...
全国学籍号格式 全国学籍号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统一编制和管理的一种标识身份的号码。其格式通常为:X-X-X-XXXXXX-X。其中,第一个“X”表示身份证件类型,通常为1或2,分别代表身份证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第二个“X”表示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代码;第三个“X”表示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接下来的“XXX...
第一种是有身份证号的学生,他们的学籍号格式是G加上身份证号。第二种是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他们的学籍号格式是J加上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具体来说是6位学校所在地区的代码,后面跟着8位出生日期,再加3位顺序码,最后1位是校验码。第三种是全国临时学籍号,其编码规则是L加上按身份...
全国学籍号有三种形式:持有身份证号的学生的学籍号格式为"G+身份证号";无身份证号的学生的学籍号格式为"J+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具体为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生日期+3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临时学籍号由"L+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构成,具体为6位学校所在地区划码+8位出...
学籍号的格式根据学生的情况分为三种。对于持有身份证号的学生,学籍号采用"G"开头,后接其身份证号码。而对于尚未取得身份证号的学生,则使用"J"开头,后接按照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即6位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划码加上8位出生日期和3位顺序码,最后再加上1位校验码。此外,全国临时学籍号的编码...
学籍号是一种用于标识教育系统内人员基础信息的统一编码,其格式为19位,由类型码和公民身份号码或个人标识自编码构成。其中,公民身份号码(18位)为已拥有第二代身份证的教育人员所使用,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则用于未拥有或无法使用身份证的教育人员,由教育部依据特定规则生成。个人标识自编码(18位...
全国学籍号的格式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所区分。对于拥有身份证号的学生,学籍号采用G开头加上身份证号的形式。而对于那些没有身份证号的学生,则使用J开头加上按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的数字,具体来说,这部分数字由六个学校所在地区划码、八位出生日期、三位顺序码以及一位校验码组成。另外,全国临时...
学籍号格式是由16位构成,其中各位的意义为:省市位(2位)+区县(2位)+学校类别(1位)+学校(3位)+学生类别(1位)+届别(2位)+班(2位)+学生号(2位) +校验位(1位)。全国学籍号的社会背景:2015年1月21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全国中小学生发放了正式学籍号,该系统于2014...
在重庆市,学籍号的格式有两种,一种是10位数字,另一种是由字母加上18位数字组成的19位学籍号。10位数字组成的学籍号主要用于高中学生,其格式具体如下:前两位表示入学年的最后两位数,例如20代表2020年入学;第三到第四位为区县代码;第五到第六位是学校代码;最后四位是校内顺序号。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