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即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严禁发布违反国家规定的有关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的需求信息,严禁发布虚假和...
如果用人单位就看学历,那么,本科进入名校的学生,即使不努力,也可凭“第一学历”获得竞争优势,他们还会继续努力学习吗?而那些高中毕业进入专科院校的学生,再怎么努力学习,也不能扭转“第一学历”劣势,就会有部分学生自暴自弃。“第一学历”歧视,打击了那些高职专科、普通本科学生的努力,这会影响整体人力资源的...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招聘毕业生时看第一学历,损害就业者的公平就业权,容易造成人力资源错配,给用人单位带来潜在损失。建议在现行劳动法律框架下,发挥就业促进法的作用,引导企业消除第一学历歧视,同时由相关部门发布第一学历歧视典型案例、指导案例,警示企业重视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企业看重第一...
由此可见,官方层面冠冕堂皇地表示,积极消除第一学历歧视,其实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跟主政一方的地方大员自身拥有的学历层次水平有关。例如,前些年中部某省主政者第一学历为高中,在他主政的那个阶段,我们所看到的任前公示,就没有那么明显的学历歧视。而过了一段时...
对于双非院校的学生来说,考研时切忌盲目追求211、985高校。这类高校竞争异常激烈,录取难度极大,即便成功上岸,在未来的就业中仍可能面临第一学历歧视。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可以考虑不歧视第一学历的重点高校,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这些高校不仅教学质量高,而且在招聘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
“第一学历歧视”无处不在 官方曾针对第一学历做出过解释,表明并不存在第一学历的说法,企业和公职岗位,也不能用第一学历去要求大学生。但说归说,落实到行动上,第一学历差还是会被歧视。就比如同为研究生学历,一个本科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的,一个是深圳大学毕业的,去同一家企业面试,在能力相同,情商...
对第一学历歧视的不同声音 对于第一学历歧视这个话题,网友们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声音。一方面,有一些人赞同并接受了企业以第一学历作为筛选条件的做法。他们认为这是合理的选择,因为优秀的学历来自于对学术的重视和努力。在他们看来,第一学历代表着个人的智商和能力水平,而非名校毕业生由于缺乏优秀的学术背景,可能...
“学历歧视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霆表示,用学历将人才标签化,忽视了求职者的差异性和能动性,这不仅会破坏就业公平,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容易造成资源错配,不利于人才活力的充分释放。此外,这种“名校情结”无形中会将就业压力向基础教育阶段传导,...
02学历歧视为何普遍存在?现实的职场远没有影视剧中刻画得那么容易,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各种千奇百怪的就业歧视从一开始就压得各路打工人喘不过气。这些歧视为什么会存在?歧视本身源于认知偏见,具体在职场中就是不以能力、贡献等为依据,而以诸如身份、性别、学历状况为依据,对应聘者进行“有所区别...
在现行劳动法律框架下,发挥就业促进法的作用,引导企业消除第一学历歧视,同时由相关部门发布第一学历歧视典型案例、指导案例,警示企业重视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进一步优化就业环境。 参加最近的“秋招”(即秋季校园招聘,每年针对应届毕生的大规模招聘活动),李敏(化名)很是受伤——即将从北京某985高校研究生毕业的她,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