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解析: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2)幼儿期(1.5~3岁)—自主感对羞怯和疑虑。(3)学前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4)童年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春期(12~18岁...
其中,学前期(三岁至六七岁)的学生的危机冲突是主动感对内疚感。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们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教师或家长应多给这一阶段的学生提供自主做决定的机会,不要横加干涉或包办代替。对于儿童早期的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培养自主感,克服内疚感与怀疑感。B项是培养自主感的做法。对于青春期的学生...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___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反馈 收藏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独立感对依赖感 E. 学前期(3~6、7岁)阶段儿童发展面临的矛盾是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C 学前期(3~6、7岁)阶段儿童发展面临的矛盾是主动...
题目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时期,其中学前期面临主动感对内疚感冲突,学龄期面临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年期面临角色统一与混乱的冲突。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特点。() A.正确B.错误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错误 反馈 收藏 ...
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4~6岁儿童的矛盾主要来自主动和内疚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就是儿童在4~6岁的时候,开始试图像成年人样主动地去做一些事情,甚至会试图承担一些他们力所不能及的责任。其实这就是一种主动感。但有时候孩子的目标和行动,可能会与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目标相冲突,这些冲突会使他们有一种内疚感...
反之,如果父母对儿童限制过多、指责或惩罚,便会使儿童产生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与羞怯感。2.学前期(三岁至六七岁):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儿童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掌握新的任务。此时父母或教师认可儿童的活动并进行恰当...
1艾里克森认为学前期(3-6、7岁)阶段儿童发展面临的矛盾是[ ]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C. 主动感对内疚感 D. 独立感对依赖感 2艾里克森认为学前期(3-6、7岁)阶段儿童发展面临的矛盾是( ) A.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 B.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C. 主动...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阶段发展理论中,学前期的发展危机是A.自主感对羞怯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信任感对不信任D.勤奋感对自卑感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时期是处于 A. 婴儿期(1.5~3岁) B. 学龄期(6/7岁~12岁) C. 学前期(3~6/7岁) D. 乳儿期(0~1.5岁)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