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公元前468年),即季孙肥,姬姓,季氏,名肥,谥号为“康”,史称季康子。季康子事鲁哀公,此时鲁国公室衰弱,以季氏为首的三桓强盛,季氏宗主季康子位高权重,是当时鲁国的权臣。 当时的鲁国,在齐国、吴国这两个大国的夹缝里生存,处境不是很好。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吴王夫差攻打齐国,与鲁国会盟于...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此语出自《论语》,具体篇章不可考,这里记载了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哪个弟子好学,而孔子则深情回忆了颜回的好学精神,同时流露出对逝去爱徒的无尽哀伤。此段文字看似简略,实则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是研究孔子思想、孔颜德行和师生关...
【原文】 12.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翻译】 季康子为盗窃事件多发而苦恼,来向孔子求教。孔子对他说:“如果您不贪求太多的财物,即使奖励他们去偷,他们也不会干。” 【解读】 上位者要廉洁自律 这一章,孔子论述的仍然是“上行下效”的问题,仍然强调在上位者要以...
孔子回答说:“对待百姓必须庄重,守礼,对方自然对你恭敬。真心对待民众,对百姓仁慈,视之如子,人民就会尽忠。树立好的典范又去教导不好的人,人民自然相视而劝。” 出处《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扩展资料: 季康子,即季孙肥,姬姓,季氏,名肥。谥康,...
试题来源: 解析 季康子问:“可以让仲由当官吗?”孔子说:“仲由果断,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吗?”答:“子贡精明,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吗?”说:“冉求多才多艺,当好官没问题!” 何有:有什么困难?没问题。反馈 收藏
季康子和齐景公并没有克己,所以问政的时候孔夫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要做好一个君主该做的事情,做一个仁君,为人君止于仁;你要做好一个做父亲的职责,为人父止于慈。季康子问政。孔夫子说:政者,正也。要想为政先正己,要想做好事情先正己;要想经营好感情,先正己;要想教育好孩子,...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谥号为“康”。在鲁哀公执政时期,他身居正卿高位,成为那个时代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2以:作为连词,其作用与“而”相似,起到了连接前后文的作用。 3劝:原本意指鼓舞他人,但在这里特指自我激励,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前行。 4临:在这里指的是个体如何与外界互动,具体表现在待人接物的方式...
《论语.颜渊篇》季康子问政看当前国际形势 【原文】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译文】季康子问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是主政的人,哪里用...
季康子:季孙肥。孔子自卫反鲁时,季康子任鲁国执政的卿,可以推荐人才出任大夫。 仲由:子路。 从政:管理政事,这里指担任大夫。子路、冉求曾经或者正在担任季氏宰臣,所以这里的“从政”指季氏向孔子询问三位弟子能不能胜任大夫之职。 与:通“欤”。
季康子对于仁的理解 季康子在《论语》中对于仁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认为仁是一种修养和修身的过程,是通过实践和行为来实现的。季康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理也,近于礼为重。”他强调了亲情和义理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实践仁的基础。 季康子对于亲情的重视 季康子认为,人们应该以亲情为重,尊重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