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桓公的儿子(不止这著名的四位),即嫡长子姬同,继承鲁国国君,为鲁庄公;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这里要注意,庆父比姬同要先出生);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均形...
根据文中“春秋时,季孙、叔孙和孟孙三个家族掌握了鲁国的军政大权。鲁昭公为夺回权利,派兵去攻打季孙氏。”可知,鲁昭公想要夺回军政大权,于是派兵攻打季孙氏。【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字义的理解,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理解字义。【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文中“叔孙氏和孟孙氏知道后,立刻前...
【题文】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孙、叔孙、孟孙“三桓”各自在封邑筑城,发展势力,最终形成“公室卑,三桓强”“三分公室”“四分公室”的局面。到了春秋晚期,卿大夫采邑筑城已成了
一样。王子王孙、公子公孙是等级的称谓,孟孙叔孙季孙是长幼称谓。 春秋战国的人怎么都姓叔孙仲孙公孙季孙孟孙的?伯仲叔季我们很熟悉,孙字在里面夹着有什么用呢? 1个回答2022-10-08 22:31 孟,仲,叔,季的确是表示排行,不过这都跟他们的字有关 周代贵族的“字”有这样的标准格式:男子的字,第一个字是排...
1.公元前562年,鲁国季孙、叔孙、孟孙三家用武力瓜分了鲁国公室的土地和奴隶,这就是所谓的”三分公室”;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季孙氏
三桓 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仲孙)、叔孙、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後代,故称“三桓”。文公死後,三桓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公患三桓之侈也,欲以诸侯去之;三桓亦患公之妄也,故君臣多间。”唐刘知几《史通‧辨职》:“昔鲁叟之修《春秋...
大体一样,但有差别1.家主的尊称:孟孙季孙叔孙(本来就是孙子的意思,但是后来演变成家主的尊称了,比如季氏的家主称季孙X,而别的族人只能称季X)2.(王,公)的孙子:王孙公孙(也泛指贵族)
“三桓犯上”典故中“三桓”是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氏,请问其中的“孙”是什么意思? 答案 孙当然是指桓公之孙了,古代以身分代替姓氏屡见不鲜,比如公子虔,献公之子,公孙是某某公之孙,而且古习惯用身分,地名,官职为姓,孟仲叔季就是一二三四,三桓就是桓公的几个子孙的后裔.相关推荐 1“三桓犯上”典...
大体一样,但有差别1.家主的尊称:孟孙 季孙 叔孙(本来就是孙子的意思,但是后来演变成家主的尊称了,比如季氏的家主称季孙X,而别的族人只能称季X)2.(王,公)的孙子:王孙 公孙(也泛指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