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良研究员指出,小麦孢囊线虫病已经成为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自1989年在湖北天门发现,小麦孢囊线虫病扩散爆发严重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由于跨区联合收割,气候变化等因素小麦孢囊线虫快速扩散蔓延。目前,小麦孢囊线虫病已在16个省直辖市、500多个县市发生危害,发生面积6000余万亩。导致减产15%~20%,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在我国小麦、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防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植保所植物线虫科研团队在首席专家彭德良介绍,小麦孢囊线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土传病害。这种线虫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导致须...
本文以河南地区的玉米孢囊线虫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解析,以明确其孵化特性和与不同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差异。首先,研究人员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区构建系统发育树和SCAR-PC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特异性检测技术对玉米孢囊线虫的孢囊和...
玉米孢囊线虫病害是由一种叫做玉米孢囊线虫的线虫引起的病害。这种线虫一般寄生在玉米根系的表皮和根毛上,通过口器刺吸玉米植株的汁液,造成玉米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二、病害症状 1. 土壤和根部感染的病害:玉米孢囊线虫进入玉米根部后,会导致根部产生肿胀、变形,严重时会使根系断裂。 2. 地上部感染的病害:...
小麦孢囊线虫,对小麦危害很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20%-30%,发病严重的地块减产可达70%,甚至绝收。建议农民朋友高度重视该病,发现病情后及时展开防治。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麦孢囊线虫的防治方法。小麦孢囊线虫病症状 小麦受害后,从苗期稻成熟均能表现出症状。受害幼苗主要表现分蘖粗肿,叶片皱褶卷曲;抽穗...
同时,崔江宽等针对旱稻孢囊线虫进行不同玉米品种的接种侵染试验,发现旱稻孢囊线虫在多个玉米主栽品种可以完成生活史,部分品种表现为高感。因此,应加强我国北方地区旱稻孢囊线虫的监测预警。 图2. 河南省小麦、玉米和水稻作物孢囊线虫种类发...
接着,研究人员测试了不同寄主植株根系分泌物10倍液对玉米孢囊线虫孵化的影响,发现玉米和谷子根系分泌物10倍液处理下玉米孢囊线虫30 dph的累积孵化率最高,分别为25.9%和22.9%,其次是小麦(19.9%)、大麦(18.3%)和水稻(17.6%),高粱根系分泌物1...
3月22日,由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禹州市农业农村局与佛山市盈辉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下称:盈辉)共同协办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3YFD1400400)作物重大线虫病灾变机制与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小麦孢囊线虫病可持续防控技术观摩会,在河南禹州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农业科研院所专家,河南省农业职能部门领导、农资经...
使用孢囊线虫分离液的一般步骤如下: 1. 采集土壤样品:从受线虫侵害的植物根部附近采集土壤样品。 2. 处理土壤:将土壤样品与孢囊线虫分离液混合,通常是在一个容器中搅拌或摇晃。 3. 过滤: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法,将土壤与线虫分离。 4. 洗涤和纯化:用清水洗涤线虫,以去除残留的土壤和化...
小麦孢囊线虫鉴定和监测技术规程 小麦孢囊线虫鉴定首先需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样本采集地应涵盖不同种植区域和土壤类型。采集工具要确保清洁,避免交叉污染。监测时要设定固定的观察点和观察周期。样本取回后需及时处理,防止变质。鉴定可依据孢囊形态特征进行初步判断。注意观察孢囊的大小、颜色和形状。利用显微镜对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