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的创作背景是唐贞元十二年,46岁的孟郊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进士及第,在放榜之日喜不自胜,创作了此诗。对于该诗的赏析如下:内容情感:诗中描绘了孟郊进士及第后的喜悦心情,他认为以往的不如意都不值一提,如今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诗人通过“春风得意马蹄疾,...
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此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
创作背景: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已经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立即了此首诗已表达难以自抑的激动心情。 孟郊简介: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
创作背景 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已经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立即作了此首诗表达难以自抑的激动心情。 赏析 这首诗因为给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登科后创作背景 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年届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 登科后赏析 此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叙述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