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个人简介 1987年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2002年分别任日本科技厅特别研究员(STA Fellow)、东京大学和日本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专任研究员。2002年回所工作。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孟庆波, 博导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工作致力于太阳能材料的设计、制备与相关器件物性研究,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太阳能造福人类社会。 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04~现在, 北京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12~现在, 中科院清洁能源前沿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05~现在, 中国科学...
孟庆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1987年吉林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支持。201...
孟庆波 博士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孟庆波[1] ,男,1964年10月生。1987年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1997年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E02组)组长,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清洁能源前沿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
1987年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2002年分别任日本科技厅特别研究员(STA Fellow)、东京大学和日本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专任研究员。2002年回所工作。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东京理科大学校长奖,2013年入选‘科技北京...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研究员、李冬梅研究员,南开大学李红时副研究员等基于铅-卤加合物实现钙钛矿界面重构,获得了23.89%(稳态23.7%)的高效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卤化物钙钛矿的大量缺陷态限制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稳定性和开路电压。...
孟庆波博士现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清洁能源重点实验室E02组长。目前主要从事太阳能材料的制备、物性研究及器件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包括纳晶染料敏化、量 子点和钙钛矿太阳电池材料的制备和器件集成、协同自组装方法制备光子晶体和新型...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在SnO2/钙钛矿界面存在大量缺陷和晶格失配,这些问题会导致界面应力和钙钛矿膜下表面的晶格畸变,从而增加非辐射复合并抑制有效的载流子收集和传输,影响器件性能和稳定性。基于此,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李冬梅团队提出了一种三维(3D)氟化物分子胶(KBF4-TFMSA)策略,通过钾四氟硼酸盐(KBF4)和...
孟庆波,男,1964年10月生。1987年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1997年 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太阳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组(E02组)组长,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清洁能源前沿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