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简介 编辑 语音 《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孟子·梁惠王上第一章 编辑 语音 ...
孟子 对曰:“ 仲尼 之徒无道1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2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
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
孟子梁惠王上原文及翻译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③有仁义而已矣。王 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④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⑤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⑥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卷一:《孟子·梁惠王上》 【朱熹孟子集注】:凡七章。 【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①。【朱熹孟子集注】:梁惠王,魏侯罃(yīng)也。都大梁,僭称王,溢曰惠。史记:“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而孟轲至梁。…
孟子见了梁惠王,出来以后,告诉人说:“远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严的 样子.突然问我:‘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 “我回答说:‘要统一才会安定.’ “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又答:‘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他又问:‘有谁愿意跟随不喜欢杀人的国君呢?’ “我又答:‘天下的...
《梁惠王上》集中所讲述的正是孟子的仁政理论,开篇孟子就轻轻撇去梁惠王的利,引出“仁义”之说,“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在这一章中,孟子显示了极高的谈话技巧,无论是梁惠王还是其子梁襄王,抑或是齐宣王,他都能抓住其要害,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仁政”。梁惠王即魏惠王,惠是其谥号。魏国也曾是...
梁惠王问于孟子曰:“寡人之先进于大夫者十世矣!成王、周公之承而卫霍、康叔,及至于今,世世有王者,莫不尽寿。寡人得眩于位而不能治民,曾不为也夫?”孟子俯而对曰:“王若欲治民,则陛下之所得眩者宜矣。治民者固,治不得天下之心。得天下之心者治天下,治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治其国者必先齐其家,齐其家者必先...
分析:出自《孟子》.《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翻译: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吗?”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