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起源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一定的宗教形式。二、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
“孝”字最早出现在330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中,由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写时把“老”字的下半部取消了,就是现在的“孝”字。 “孝”最基本的寓意是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上面为孩子遮风挡雨;孩子长大了,父母老了,孩子在下面背着父母,这就是“孝”。 “孝”字在甲骨文中似树的形状,...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卜辞“孝”,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会意字而成,意思是青年人扶着老年人。引伸为老少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周时期,孝的观念已相当流行。春秋至汉代已流行的《逸周书》的“宝典解·第二十九”记载有...
大致而言,孝的起源与原始崇拜密切相关,尤其是具有生命哲学意蕴的生殖崇拜和具有宗教色彩的祖先崇拜。孝观念的产生在殷商时期,至周代孝已成熟、大兴并形成基本的孝道规范,即孝向孝道的过渡完成期。 周予同 早在20世纪初,周予同先生就已经揭示了孝与生殖崇拜文化之间的渊源关系。他说:“就我现在的观察,我敢大胆地说,儒...
在汉语文化中,“教”这个字由孝、文组成,这是数千年前华夏文明中的教育观念:教化育人,是建立在人伦道德的基础之上。所以,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 孝和忠一样,起源于虞夏时期,在《吕氏春秋·孝行》中也明确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甚至,章太炎先生认为,《...
从“孝”字字义综合分析,大抵远古时代“孝”的含义是:亲老,子女养之;亲病,子女侍之;亲死,子女葬之。在原始社会初、中期,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人类文明都处于最低级阶段,孝的义涵与行孝方式无疑也是最简单质朴的《孝经》和“五经”中所描述与规范的,那已是周代乃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孝理、孝义与孝道...
孝,源远流长 在出土的周代金文中 有大量关于孝的记载 《三代吉金文存》和《西周金文大系考释》中 关于孝的铭文高达112个 历史上关于孝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 早在远古洪荒时代,就萌生了孝的意识 据考古发现,距今两三万年前的山顶洞人 处在刚刚从兽进化为人的阶段 ...
孝起源是一个历史过程,是历史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搞清孝的起源,对于研究孝的发展、内涵和社会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华夏儿女孝亲敬老,代代相传,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染于中国人的心灵,并积淀和内化成最...
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中指出孝观念正式形成于周初。尽管关于孝的起源问题争论颇多,但有一点大家比较认同,即认为早在周代孝就已经流行于社会之中。一、西周时期的孝文化 西周是中国宗法奴隶制国家发展和完善的时期,以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和礼乐制度为基础,形成了西周孝文化的特点。在西周的典籍、铭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