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网经菩萨戒》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就是菩萨戒的核心精神。在佛的眼里,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对于自己的父母,连尽孝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去伤害他们呢?有了这样的慈悲心,自然会发出断恶修善、饶益有情的心了。“孝名为戒”,虽然说的是菩萨戒,但也含摄其他声闻戒律的精神...
这是佛教两千五百年的遗教,当然也是我们中国人汉族地区的风俗——七月十五都来缅怀先人,来扫墓,来追思先人。所以佛教也讲“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此语出自《梵网经》) 佛教是非常注重孝道的,有人误认为出家人舍弃父母,自己修行,不能尽孝,这是从浅层面的理解。其实佛教所讲的孝,是所谓的大孝。我们的父母、...
所以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所有恶法,制而不起。
孝顺父母,受五戒,名优婆塞、优婆夷。孝顺师僧,受具足戒,名比丘、比丘尼。孝顺三宝,受菩萨戒,名摩诃萨。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所有恶法,制而不起。古代佛教禅宗憨山大师在《梦游集》中提到,孝顺父母,乃至一切众生,是为戒。戒为成佛之本,而孝又为戒本。诸佛菩萨救度众生出诸苦恼,皆修孝顺...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也。”因为奉守孝道之人,必然懂得断恶、修善、度众生,也就是菩萨戒的三聚净戒。从广义来看,孝道就是戒法的体现,对于学佛人来说,行孝才是真正的守戒,才有出世间的资本!💐💐💐释仁亮 - 九华山仁亮
所以佛教也讲「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此语出自《梵网经》)佛教是非常注重孝道的,有人误认为出家人舍弃父母,自己修行,不能尽孝,这是从浅层面的理解。其实佛教所讲的孝,是所谓的大孝。我们的父母、亲友,固然说需要稳定幸福自然的生活,但是一般的幸福稳定吉祥的生活背后是什么呢?佛就讲,...
在《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让我们的心养成一个厚道、孝顺、感恩的心,而祭祀祖先是知恩报恩,是为了报本反始,缅怀祖德。 《梵网经》中也说“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行之道,是做人的基础,是修养道德的方便之门,也是佛法的根本。我们每个人有孝顺父母、孝敬祖先之心,就能够与道相...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是世出世间,莫不以孝为本也。”因为奉守孝道之人,必然懂得断恶、修善、度众生,也就是菩萨戒的三聚净戒。从广义来看,孝道就是戒法的体现,对于学佛人来说,行孝才是真正的守戒,才有出世间的资本!💐💐💐释仁亮 - 九华山仁亮
孝名为戒,是佛教传戒师和持戒修行人的常用语,出自佛陀所讲的《梵网经》:“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词语意义 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即不作恶,凡是孝顺父母的人,不敢为非作歹,就是戒。师僧即师长,孝顺师长,而修一切善法,即是戒。孝顺三宝,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