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联明抗清的问题上,李定国、刘文秀二人的政治倾向与孙可望是大相径庭。孙可望是不希望联明,李定国、刘文秀则愿意奉大明为正朔,李定国最后不惜引刀自刺,逼得孙可望不得不联明抗清。兄弟之间的矛盾也就此埋下。李定国、刘文秀他俩一加入永历朝廷,就对永历皇帝忠心耿耿,一心要打败清军,中兴大明王朝。李定国、...
在这个危险关头,孙可望、李定国等四兄弟组织反击,并带着残余兵马离开战场,才保留下一支有生力量。如果没有他们四兄弟,张献忠的事业,基本就到此为止了。2 张献忠在的时候,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分别统领大西军,形成大西军的四座山头。现在张献忠不在了,四兄弟的实力又差不多,谁来继承张献忠的地位呢?
再说大西政权,要是接着坚守下去,“大义子”孙可望就会成为正统接班人,那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就得给孙可望当臣子了,这事儿搁他们身上,可接受不了。孙可望呢,也没有那种绝对的威望和实力,要是硬去压制这三个义兄弟,没准儿就被围起来群殴了。大西政权,放弃它,对谁都有好处,这么说没毛病。就光看这一连...
当时刘文秀、艾能奇二人都拥戴孙可望,但他的意见却与李定国相左,孙可望主张到广东南岭一代,若有危机可以入南海远走高飞,李定国则主张联明抗清,二人争执不下时,恰好又接到明黔国公沐天波副将龙在田的求援,请求大西军出兵云南,共击沙定洲,加上李定国声泪俱下的说辞得到大部分将领同意,孙可望只得同意合作,但对...
余部以孙可望为主,来到川南、贵州、云南,经营抗清根据地,与永历政权联合,一度取得非常大的战绩,清廷朝野甚至还有放弃西南各省的打算,掀起了继1647年第一次抗清高潮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然而不久孙可望、李定国内讧,最终使得大好局面丧失殆尽,南明也彻底走向灭亡,那么,大西-永历政权的失败主要责任究竟在于李定国...
而孙可望虽然是大西军的第一当家,却远不能和当年张献忠的绝对权威相比,他的地位,基本是和李定国、刘文选等人同等的。为了名正言顺地高出李定国等人一头,孙可望也想在这个时候归附永历政府,通过永历政府的封赏,位列刘文秀、李定国两人之上,即可以对他们两人形成节制。
可以说,在张献忠死后的危急关头,这是一个比较妥当的处理方案,但不可避免的留下一个后遗症,即大西军余部山头林立,不论孙可望还是李定国,都无法把大西军余部整合为一体。 这对他们的事业和命运,都有很深的影响。 处理完张献忠的身后事,孙可望以盟主的身份,宣布“自今非接斗,不得杀人”,彻底更改了张献忠的左...
张献忠被称为西秦王,孙可望请封秦王,意思是自己才是张献忠的合法继承人,地位比李定国、刘文秀高。孙可望想以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进而压制李定国、刘文秀。因为之前,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的地位是相等的,只不过孙可望年龄大,大家尊称他为大哥而已,其实另外三兄弟各有自己的军队,孙可望最多相当于一个盟主...
1652年,民族英雄李定国在桂林大败汉奸孔有德,迫使孔有德结束了罪恶的一生。此功使得李定国瞬间成了永历朝的顶梁,声望反超孙可望,孙李矛盾瞬间扩大。此后孙可望逐渐脱离永历朝廷,割据一方。1657年,孙李兵戎相见,李定国以少胜多,使坐拥十万大军的孙可望,仅率50骑逃亡。著名黔剧《龙城惊变》即以孙李二人矛盾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