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12岁的孙中山随母赴檀香山。他的长兄孙眉资助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年,17岁的孙中山自檀香山归国,同年前往香港读书。孙中山在香港学医的5年间,与杨鹤龄、陈少白、尢列结成被人称为“四大寇”的小集团。其时杨鹤龄在澳门的“杨四寇堂”,也成为孙中山...
胡锦涛:在200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以“三个一生”、三个“始终”,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 习近平:在201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
孙中山 (1866-1925) 谱名德明,幼名帝象,稍长名文,字日新,后改逸仙。曾化名中山樵、高野长雄等,以“中山”名于世。早年习医,曾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医学堂、香港雅丽士医院附设的西医书院学习。1894年创建兴中会,1905年组建中国同盟会,提倡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先后在华南地区发动十次武装起义。1912年1月1日,于...
孙中山病重住院期间,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通报孙中山的病情及讨论对付时局的办法。决定由孔祥熙等会同家属筹备后事,由宋子文、孙科、孔祥熙、汪精卫4人草拟遗嘱。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在遗嘱上签字,形成《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3月12日上午9时30分,孙中山溘然长逝,享年59岁。
孙中山(1866 年 11 月 12 日 - 1925 年 3 月 12 日),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孙中山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不懈...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字逸仙,号中山,广东省香山县人,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和国父。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推动了辛亥革命的成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独立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孙中山的生平、思想、革命活动及其历史影响等方面,全面探讨这位伟大...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位小商人,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孙中山幼年时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但在接受西方教育后,他的思想逐渐转向了现代化与革命。1879年,孙中山前往檀香山接受教育,随后又移居美国,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
孙中山,原名孙文,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位小商人,母亲则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孙中山的早年教育并不系统,但他从小就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1880年,孙中山前往檀香山(今夏威夷)与哥哥团聚,并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父亲孙达成是一位农民,母亲则是一位家庭主妇。孙中山从小聪明好学,尤其对历史和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1883年,他随哥哥前往檀香山(今夏威夷)生活,并在那里接受了西方教育,接触到了民主、自由等思想。在檀香山,孙中山认识了许多华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