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目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贷款利率处于较低水平。盘活存量、提升效能,是今年货币政策的重要发力方向。“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300万亿元,盘活...
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货币信贷调研部副主任李良松表示,为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深入挖掘有效信贷需求,保持上海信贷总量合理稳定增长。同时,注重盘活存量,提高资金...
总体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有力有效支持经济回升向好。金融总量合理增长,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广义货币M2同比分别增长8.0%和6.8%,前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16万亿元。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4.8%,均超过全部贷款增速。融资成本稳中...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提到,“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央行相关负责人也谈到,“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超20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300万亿元,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
对于下阶段宏观政策的发力方向,《报告》建议可从增发特别国债支持基本民生保障、货币政策锚定通胀目标继续加力、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三方面持续发力、更加给力。其中,为支持基本民生保障,《报告》建议增发特别国债。一是中央财政在养老、托育、教育、医疗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加大投入,解除中等收入群体的后顾之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上释放出重磅信号,明确今年的货币政策大方向将是择机降准降息。根据专家预测,2025年LPR合计降幅预计将达到75个基点,存量房贷利率也很可能再继续调低25个BP。 从近期央行和高层的表态来看,今年的货币政策已经明确。从2024年12月开始,各种会议就在频频吹风,表明央行...
“一揽子货币金融政策按照‘稳存量、扩增量、降成本、促开放’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引导,发挥市场作用,及时精准惠及受困的群体和重点领域,助力稳住经济大盘。”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介绍,此次国务院出台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6方面33项具体政策,其中货币金融政策主要有5项,还有其他配合性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2月8日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的解读如下:对于当前的经济环境,报告指出“从国内看,经济大循环也存在堵点”、“经济有效需求不足、总供求恢复不同步”。因此,货币政策仍将发力稳增长,具体来看,货币政策需把握“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基调,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
4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和外汇收支情况,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国家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以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出席并答记者问。 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4.80万亿元,同比增长8.3%...
货币政策:存量与流量 给经济一个风向标,引导供给需求的方向。大凌: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利率、存款准备金、贴现率等方式影响货币供给的经济政策。同学:老师,央行増发货币也是货币政策对吗?大凌:央行发行货币的确增加了货币的供给量,可以认为是货币政策。同时增发货币,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