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删去现行商业银行法中关于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并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调整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删除存贷比75%红线并不会弱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同时有利于解决小微企...
存贷比是商业银行贷款总额/存款总额,银行存贷比高,意味着银行的盈利能力强。但银行存贷比也不是越高越好,为防止银行信贷过度扩张带来的风险,现行商业银行法规定最高存贷比例为75%。 “存贷比的取消是必然结果。”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作为银行业的流动性监管指标,存贷比监管指标已经不适应利率...
“关于存贷比的存废,业界讨论了若干年,应该说上世纪90年代《商业银行法》制定之初存贷比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银行业市朝逐步推进,其必要性越来越低,近年来也存在不少争议。此时提出取消,从市场条件和舆论来讲时机都已成熟。”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宗良介绍,之所以中国有“存贷比”...
商业银行取消75%存贷比监管指标 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删去现行商业银行法中关于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并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调整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删除存贷比75%红线并不会弱化流动性...
“别了,存贷比”中国银行业迎重大变革 “别了,存贷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全文公布后,其中关于“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的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市场反响热烈。
在分析人士看来,虽然商业银行总体65.67%的存贷比,距离75%仍有一定距离,但部分银行的存贷比已经突破70%并靠近监管红线,部分银行的实际放贷能力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恒丰银行战略与创新部研究员钟华认为,“存贷比”取消为银行信贷投放开了“正门”,也将减少因要满足存贷比监管而带来季末存贷大腾挪的现象,进而有...
最新研究认为,中国取消存贷比,将释放约7万亿信贷资金。 过去,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但是存贷比仍然制约银行信贷,结果是银行体系内资金充裕,但就是无法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举个例子: 存款准备金率是18%,但存贷比是75%,根据存款准备金率100元理论上最大放贷82元,但是根据存贷比,100元理论上最大放贷为75元。
不过,虽然存贷比的取消有助于打破银行存款冲时点的怪象,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吸存压力减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平均存款负债成本仍比同业负债低,加之同业拆借的不稳定性,银行揽储压力依然存在。 存贷比的取消意味着银行放贷能力的提高,但这种能力的增强是否会真的转化为信贷投放规模的加大?民生证券分析师李奇霖表示否...
由此来看,存贷比上限规定的取消或可增加银行放贷的灵活性,增强针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的能力。从长远来看,有助于降低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促使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更加合理化。在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推出的市场环境下,银行贷款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商业银行风险管...
中信建投指出,存贷比监管指标取消后,极端情况下(按照80%存贷比测算),16家上市银行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约6.6万亿,即可能释放出6.6万亿的信贷。 “尽管今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5.67%,远低于75%,但有不少城商行以及部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存贷比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75%的这一监管水平。如今存贷比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