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疇學即是存有論也。此種存有論﹐吾名之曰「內在的存有論」﹐即內在于一物之存在而分析其存有性也﹐康德把它轉為知性之分解﹐因此﹐這內在的存有論便只限于現象﹐言現象之存有性也﹐即就現象之存在而言其可能性之條件也﹔吾依佛家詞語亦名之曰「執的存有論」。 但依中國的傳統﹐重點不在此內在的存有論。
存有論死亡(觀生死學生死教育海德格存有Life-and-Death studyHeideggerLife-and-Death educationdeath本論文旨在從Heidegger對於死亡的詮釋中,擴增對於死亡的定義與觀點,並由此檢視當前台灣生死教育的內涵與實施,並提出反思與建議. 在Heidegger的詮釋中,死亡不單單只是生命現象的消失(他稱之為「亡故」),而是存有的形態,...
存有論媒介與被媒介朱熹本文將以儒家,特别是宋儒與朱熹爲例,説明經典詮釋中發生在經典與作者的兩種"存有論轉化"現象。從詮釋學的角度來説,文本出於作者的創造,而此創造則涵藴其陳述之内容,因而兩者皆具有"媒介者"的存在身份。不過在諸宋儒與朱熹的眼中,先秦以來的《四書》、《五經》並不只是表現作者意圖及其...
中國哲學中的抽象思辨的存有論搜索 第十五章概念思辨的存有論 以下三章從中國哲學的角度談形上學議題, 談中國哲學的形上學問題有三種進路, 其一為談概念範疇的存有論、 其二為談價值意識的本體論、 其三為談具體時空的宇宙論。 談中國哲學的倫理學問題可以直接就著儒釋道三教的價值哲學暨實...
牟宗三的兩層存有論 一引論 -唐、 牟哲學之主要異同: 相同處: 屬當代新儒家的哲學家, 俱能在儒學上返本開新。 相異處: 1. 仁者型儒家與智者型儒家 -依傳統儒家的觀點, 仁與智兩者並不是互相排斥的, 而是相輔相成的, ∵道德機能既是意志機能, 也是理性機能。 一般來說: /唐先生屬...
【民視台灣學堂】哲學談,淺淺地-海德格哲學(上)-現象學與存有論2018.9.7-沈清楷、葉浩、吳豐維 來賓-紀金慶哲学地角兽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1593 1 24:12 App 【民視台灣學堂】哲學談,淺淺地 關於《小王子》的哲學領悟 2017.11.17—沈清楷、葉浩、吳豐維 _ 來賓周保松 321 -- 3...
我對「五行」意象的興趣不減,最終要歸因於對「物」的重新理解。我對「物」的重新理解主要受惠於中西兩種理論資源,一是耶律亞德所說的自然之「太初存有論」(archaic ontology)的功能,以及巴舍拉(G. Bachelard)所說的「物質的想像」(material imagination)
''佛教存有論''的哲學詮釋是牟宗三先生佛學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牟宗三認為,不能以西方關於''是''的學問作為存有論的標準,而中國傳統自有其存有論的慧解.牟宗三''佛教... 白欲曉 - 《佛教文化研究》 被引量: 0发表: 2016年 《老子》:中國哲學基本存有論的創造者 《老子》:中國哲學基本存有論的創造者doi:http...
在傳統的「體用合一」論述中,器的特殊性並不重要.然而本文希望由具體的器與製作的特殊性中見道.本文將器論分為形上學層次與存有論層次:形上學層次包含「工具論」,「工具指引」;存有論層次則有「體用器」,「無用器」.除了超越體用論的論述,道家的器具存有論也因為有真人身體的參與,而超越了海德格的器具理論,...
在「宇宙論」部分,一如大部分兩漢時代的學說,《淮南子》以其時氣化宇宙論的思想來回應著《老子》.〈第四十章〉,〈第四十二章〉之宇宙生成的命題,以「氣」來鋪陳「道-物」開顯之歷程,並呈現同「存有論」和「宇宙論」混而說之的理論特色.基此特色之反思,本文於文末嘗試評述其所反映出中國哲學天道思想特有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