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养”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意味,源自儒家思想,大致可以理解为“存心养性”,即保存本心,培养善性。 存:指的是存留、保存,强调我们要在内心中保持纯净、善良和正直,不受外界诱惑和欲望的侵蚀。 养:指的是培养、修养,意味着我们要通过主动的修养和培养来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品质和德行。 在阳明心学...
存养 cún yǎng 词语cún yǎng 注音ㄘㄨㄣˊ一ㄤˇ 引证解释 1. 存心养性。 宋 朱熹 《答何叔京》:“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真圣学之纲领,存养之要法。”宋 陆游 《存养堂为汪叔潜作》诗:“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养。”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五》:“如其未尝一日用力於存...
①存心养性。《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意为保持人的本心,扩充人的善性。这是儒家修身之法。 ②存问抚养:存养天下鳏寡孤独。 国语辞典 注音ㄘㄨㄣˊㄧㄤˇ拼音cún yǎng 1.存心養性。 ▶ 宋.陸游〈存養堂為汪叔潛作〉詩:「三旌五鼎俱忘想,致一工夫在存養。」 ...
保存本心,养育正性。儒家 思 孟 学派认为,人性本善,保持并培养这种本性,即可事天。《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赵岐 注:“能存其心,养育其正性,可谓仁人。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 宋 张载 《西铭》:“...
在古代,存养也有抚恤和抚养的意思。《六韬·盈虚》中记载:“存养天下鳏寡孤独,赈赡祸亡之家。”这句话表达了古代君主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照顾,通过存养来帮助那些无依无靠的人。《新唐书·马周传》中提到:“四五年来,百姓颇嗟怨,以为陛下不存养之。”这里反映了百姓对朝廷是否真正关注他们的...
“存养”就是对心性的培育、养育,你不能忘失,但也不能操之过急,就像煲汤一样,要不急不徐,要...
存养的意思: 【词语】: 存养存的词语 【解释】: ①存心养性。《孟子·尽心上》:“存其心,养其性。”意为保持人的本心,扩充人的善性。这是儒家修身之法。②存问抚养:存养天下鳏寡孤独。 字典查询: 存 养 ◆查看更多:含有存养的成语。 《汉语大辞典》中华辞海(界面见下图),提供词首、词尾、词中、释义...
清初学者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三三章五》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指出如果没有存养功夫,人们就会沉迷于利欲之中,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存养不仅是个人修养,还涉及到社会层面的抚恤与抚养。古代文献《六韬·盈虚》中提到,存养天下鳏寡孤独,赈济灾民,是统治者应有的职责。唐代史书中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