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参考译文】 韩暖,字伯玉,是京兆地区三原人。他的父亲叫韩 仲良,武德初年,参与制定法律制度,曾经建议 说:“根据周朝制定的法律制度,官属有三千人 到了秦、汉后,大约有五百人。如果依照古代制 度,就会繁杂,请求推崇宽厚简易的风气,来表示 树立新风的决心。”因此采取隋朝《开皇律》中适 用于当下的律令...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县人也.奇杰过人,姿状岳立,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门客,专精坟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 年二十一始东入咸京,以进士对策高第.曾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
“字伯玉”这一称谓通常出现在古代中文的姓名体系中,其中包含了“名”、“字”两个部分。下面是对这个称谓的具体解释: 名的概念:在古代中国,每个人在出生时或稍后会由父母为其取一个“名”。这个名是个人的正式称呼之一,用于日常生活中较为正式的场合或与陌生人交往时。 字的由来:“字”是古代中国人成年后(通...
全史人物评鉴-卫瓘 字伯玉 卫瓘 字伯玉 卫瓘(220年-291年),字伯玉,司隶河东郡人。卫瓘出生于儒学官宦世家,高祖卫暠在汉明帝时是著名的儒士。父亲卫觊,任曹魏尚书。由于家庭的影响和父辈的熏陶,卫瓘青少年时就以“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受到邻里、亲朋的称赞。他10岁时丧父,从小便磨炼自立的能力。先世袭亡...
覆,同“复”,覆局,指记忆力极强 ②风神,指神态 ③都官符,指诏书 【翻译】 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父亲陆云公,梁朝给事黄门侍郎,掌管著作。 陆琼幼年聪敏伶俐,思维有条理,六岁能写五言诗,且颇有文采。大同末年,父陆云公受梁武帝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
陈子昂(约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次年兵败,...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zǐ)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杜甫具体内容见本书第30页。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陈子昂简介-陈子昂简介陈子昂,字伯玉,是唐初的文学家、诗人。他从家乡四川 子昂摔琴。陈子昂。字伯玉。是唐初的文学家。 诗人。他从家乡四川到都城长安。千里迢迢。图展鸿鸪大志。然事与愿违。四处登门。赠诗献文。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受冷言相讥。功名事业。一筹莫展。忧愤交集。。 中文名,子昂摔琴。主人...
#书法# 何璟(1817-1888),字伯玉,号小宋。广东香山县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安徽按察使、安徽署布政使、湖北布政使、山西布政使、福建巡抚、山西巡抚、江苏巡抚、两广总督、...
陈子昂,字伯玉,是唐初的文学家、诗人。他从家乡四川到都城长安,千里迢迢,图展鸿鸪大志。然事与愿违,四处登门,赠诗献文,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受冷言相讥,功名事业,一筹莫展,忧愤交集。 陈子昂摔琴换名一事一日,子昂过市,见众围,致前。乃因其中者前置一琴,欲售,价千两银,琴好,金贵,故众人叹而羡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