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正义》一书是孔颖达一生治学的结晶,它统一并发展了儒学,统一了儒家经典的文字和注释,增强了儒学的统一性和凝聚力。这部书不仅使儒学“今文、古文之争、各宗派之争,南学、北学之争及郑学、王学之争自然熄灭,使东汉以来的纷纭矛盾的师说统一,异端...
和隋唐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形势相一致,孔颖达的学术及教育思想有综合与兼容的特点,为唐代经学的集大成和走向统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从儒学经典的发展趋势上看,自孔颖达选择注疏《五经正义》始,经学也朝着简明和实用的方向发展,如在“礼”经中,他取实用具体的《礼记》,而不取难懂、烦琐的《周礼》和《仪礼》;在“...
【题目】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奉太宗之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了南北诸多经学家的见解,排除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将西汉以来的经学成果尽行保存,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五【题目】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奉太宗之命编纂《五经【题目】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奉太宗之命编纂《五经【题目】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奉太宗之...
为了统一儒学思想,唐太宗下令修订五经,并由孔颖达等人主编《五经正义》。该书是对自汉以来五大儒学元典注疏的总结和整理,其编纂过程中追求统一是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在版本选择上,编委会采取了择优而定一尊的编选理念,旨在吸取正统经学和玄学,整理出一个统一的经义。参与编纂的除了孔颖达外,还有众多博学鸿儒,他们...
孔颖达五经正义名词解释 孔颖达五经正义名词解释:唐代初年孔颖达奉敕为五部儒家经典所作的注释,合称 “五经正义”,即魏王弼注《周易正义》、汉孔安国传《尚书正义》、汉毛亨传 《诗经正义》、汉郑玄注《礼记正义》、晋杜预注《春秋左传正义》。 《五经正义》是唐代官方的五经义疏著作,也是中国古代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和( )(1分) A. 《周易正义》 B. 《论语正义》 C. 《孝经正义》 D.
@书籍推荐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包括 书籍推荐 孔颖达的《五经正义》是唐代对儒家经典《五经》进行的一次系统性注解与阐释,具体包括: 《周易正义》:十四卷(另有十卷之说),以魏王弼注为主,其中《系辞》取晋人韩康伯注。 《尚书正义》:二十卷,采用晋梅赜所献的伪孔安国《尚书传》作为正统注本。 《毛诗正义》:...
《五经正义》的编纂重点在于“疏注”。疏注是解释并疏通的意思,合在一起指注释性文字。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孔颖达就不能采用一家之言,他需要在浩如烟海的儒家典籍中去伪存真,找到经典文字的真实意思。他需要用证据证明他的学术观点是正确的,他给出的解释是准确的。为此,孔颖达进行了大量阅读工作,广泛参考前...
转自:孔颖达撰《五经正义》 孔颖达(574~648),字冲远、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隋唐间儒家学者,经学家。新旧《唐书》俱有传。孔颖达生于一个世代书香的仕宦之家,自幼受到传统的儒学教育,曾从时之名儒刘焯问学,以精通五经称于世,对南北朝经学之“南学”、“北学”均有颇深造诣。尤明《左传》、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