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讶的是,孔甲竟然相信了他的话。他命令人建造了两个大池,将这两对龙放入其中,让它们自由游动。在刘累的耐心喂养下,这些龙很快就长大健壮了。孔甲看到这一切非常高兴,于是封赏刘累为养龙的官员,并赐给他“御氏”的尊号。然而,尽管刘累曾经在豢龙氏那里学习了几天养龙术,但他并没有掌握其中的精髓。
孔甲是个荒唐的国君,他无心治理国家,专门喜欢打猎,饮酒,装神弄鬼,玩弄女人。夏王朝的德望和声威一天天衰落了,四方的诸侯渐渐不服从命令,可是昏王孔甲却一点也不觉得,一天到晚只顾行乐。 孔甲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养龙。 龙,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物,跟夏朝的关系非常密切。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王,本身就是一条...
于是刘累就开始为孔甲养龙,为此孔甲还赐刘累为御龙氏。只不过,即便再怎么会养龙,也总会出现龙被养死的情况,这和现在饲养各种的动物都是一样的。在养龙的过程中,刘累发现一条雌龙死了,这可吓坏了刘累,毕竟那可是孔甲的宝贝啊,居然被他养死了一条,这算是一个大罪吧。所以刘累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孔甲,...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他整日沉迷于打猎、占卜和游玩之中,对国事置之不理。在他的统治下,夏朝的政治日益混乱,各部落首领纷纷叛离,国家逐渐走向崩溃。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莫过于孔甲的“养龙”闹剧。据《史记》记载,孔甲在一次游猎中发现了两条鳄鱼,并误以为是天帝派来的雌雄...
此后,孔甲的行为更加荒唐,终日敬奉鬼神,不理朝政,导致夏朝的气势日益衰弱。 孔甲的养龙闹剧:孔甲对“龙”的兴趣可谓到了痴迷的地步。他不仅命人捕捉,还特意找来刘累进行饲养。在刘累的调养下,“龙”很快恢复了生气,这本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驯龙驾车的荒诞要求:然而,孔甲并不满足于此,他进一步提出...
到了夏朝帝孔甲时,孔甲顺服天帝,天帝赐给他用以驾车的龙,黄河、汉水分别出了两条,各有一雄一雌。孔甲不会饲养,而又找不到豢龙氏的后人。这时陶唐氏已经衰落,其后代有个叫刘累的,曾向豢龙氏学习过养龙之术,以此来侍奉孔甲,能够饲养这四条龙。孔甲嘉奖他,赐姓为御龙氏,并把豕韦氏后人的封地封给了他。
刘累被孔甲召到宫中,专门负责养龙。刘累出手不凡,对龙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两条龙矫健茁壮,孔甲很满意,给刘累赐名“御龙氏”。但刘累没想到的是,不久后一条龙意外死去,刘累怕被皇帝知道了怪罪,不敢吭声,还把死龙做成肉羹,献给孔甲吃了。刘累深知闯下大祸,不久后畏罪出逃,从此隐姓埋名终老江湖。
孔甲的祖先和龙有深厚的渊源,怪不得他那么喜欢养。他自己也在宫殿里养了两条龙,但养龙并不容易,要专门的人来照顾,这样的人可不容易找。孔甲找了很长时间,才找到一个只学了几天养龙术的人,还没出师呢,但没办法,只能将就着用了。此人叫刘累,祖先是尧帝,但家道中落,自己也不会什么本事,就跑去...
雌龙死了,刘累跑掉,剩下这条病恹恹的雄龙,也还得有人来看养着。孔甲只得又到处寻访养龙的人,后来果然寻找到一个养龙的高手,叫师门,是异人啸父的弟子。他爱用桃李花来做食品,能够像上古的赤松子和宁封子那样,燃起一把火来,自己把自己焚烧掉,乘着火烟,飞升上天。师门一来不多久,那条病恹恹的雄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