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孔思晦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 原文: 孔思晦,资质端重,而性简默,童丱时,读书已识大义。及长,授业于导江张翌,讲求义理,于词章之习,而弗为。家贫,躬耕以为养,虽剧寒暑,而为学未尝懈,远近争聘为子弟师。至大中,举茂才,为范阳儒学教谕。延祐初,调宁阳学。先是,两县校官率以廪薄不能守职,而思晦以...
孔思晦,字明道,是孔子五十四代孙,出生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山东曲阜人。他自幼聪颖,师从孔颜孟三氏学的著名教授张篆,专注于义理探讨,崇尚道德品质,而非局限于文学修辞的学习。至元二十年(1283年),孔思晦的父亲孔浣去世,家庭陷入贫困,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学业,反而选择下田劳作,学业与...
至元二十年(1283),孔思晦的父亲孔浣离世,他肩负起家庭重担,坚持学习的同时,兼顾耕作和孝敬母亲。大德七年(1303),他在京师求学,国子监祭酒耶律有尚赏识他的才学,欲推荐他为官,但孔思晦以母亲年迈无人照顾为由婉拒。至大元年(1308),母亲病情加重,他昼夜守候,精心照料,直至母亲离世,他悲痛万...
历史知识> 孔思晦 元曲阜(今属山东)人,字明道。孔子五十四世孙。至大中为范阳儒学教谕。延祐二年(1315),袭封衍圣公。 孔思晦相关 史念祖 史学史 史郎川 史建瑭 史弥远 史荣椿 史思明 史贻直 史宪诚 史都蒙 史料学 史继先 史继偕 史梦兰 史馆相 史维则 ...
播放量0,播放时长03:40,作者大吕文化AI电子书,作者简介undefined相关音频:3379 元史-孔思晦,3256 元史-孔元,3345 元史-张孔孙,2947 元史-抄思,3237 元史-程思廉,3059 元史-斡罗思,2983 元史-孟速思,3221 元史-王思廉,3045 元史-撒吉思,3019 元史-杭忽思
孔思晦是孔子的49代孙孔拂的长子孔元孝的嫡长孙,而孔思诚是孔拂次子孔元用的嫡长孙。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搞清楚了,孔思晦才是嫡长子孙,所以被封为衍圣公。此后元明清时期的衍圣公,一直都在孔思晦这一脉传承了下来,没有中断过。那么孔思晦这一脉的血统纯正吗?问题就出在孔思晦这一脉上,他到底是什么出身呢?说他是...
孔思晦在学术上师承孔颜孟三氏学的张教授,他的读书追求的是深刻义理,而非局限于表面的辞藻。在元仁宗延?三年(1316年),他被授予中议大夫的职位,并继承衍圣公的封号,领受四品官印的荣誉。元泰定四年(1327年),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为嘉议大夫,官印变为三品银印。对于孔子祀事,孔思晦深感责任...
在历史上,孔氏族人曾因孔思诚的血统问题引发争议。孔思诚被认为是孔元用的后裔,而非嫡系,因此族人向朝廷提出罢免其衍圣公的请求。然而,元仁宗详尽核查了孔氏族谱,认定孔思晦是孔子的直系后裔,应承袭封号。因此,孔思诚的职位被撤换,于延祐三年(1316年),孔思晦被授予中议大夫,正式成为衍圣公,并...
孔思晦是孔子的49代孙孔拂的长子孔元孝的嫡长孙,而孔思诚是孔拂次子孔元用的嫡长孙。这么一来我们就能搞清楚了,孔思晦才是嫡长子孙,所以被封为衍圣公。 此后元明清时期的衍圣公,一直都在孔思晦这一脉传承了下来,没有中断过。那么孔思晦这一脉的血统纯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