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宙碑》在结体方面较为严谨,表现出中宫紧密、左右舒展的特点。其横向的笔画延长,波磔分明,隶书成熟的特征在该碑刻中都有所体现。由于岁月的侵蚀,《孔宙碑》的一些字难以识别,同时部分笔画字口已经不是很清晰了,这些历史所赋予的沧桑感,更加增添了《孔宙碑》的金石韵味。《孔宙碑》在很早之前便被人重视,...
孔宙碑所属分类:古代碑帖集泰山都尉孔君之碑,篆额。孔君名宙,即融之父也。历郎中都昌长元城令,泰山都尉,威宗延熹六年正月卒,碑以次年七月立。碑书体为隶书。其书风属方整秀润一路,结字中宫绵密,左右开张,横画甚长,波磔分明,用笔圆转遒丽,有备无患篆书意味。 [汇品] 清 朱彝尊:《孔宙碑》属流丽一派...
《孔宙碑》是刊刻于东汉延熹七年(164年)七月的一方碑刻,全称“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又称“泰山都尉孔宙碑”和“泰山都尉孔君之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 《孔宙碑》为圆首碑,通高302厘米,宽107厘米,厚24厘米...
因为“碑,古代本是竖立在墓圹前后或两边的大木,两碑之间有辘轳,引棺的绳索—‘綍’绕在辘轳上,将棺枢徐徐下入圹中”,所以《孔宙碑》之“‘穿’是意味着引綍下棺装辘轳用,而‘晕’则意味着绳索在碑上磨勒出的痕迹,以存古制”。《孔宙碑》拓本局部 孔宙碑,碑文十五行,行二十八字。碑高306厘米,宽...
在四季更迭中,《孔宙碑》静静地诉说着过往,它的每一笔一划,都像是时间的低语,讲述着汉代的风土人情、社会变迁与哲学思想。春日的微风拂过,碑旁的古木轻摇,似乎也在为这历史的见证者低吟浅唱;夏日的烈日下,碑影斑驳,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一片难得的阴凉;秋风起时,落叶轻旋,与碑文相映成趣,更添几分...
东汉《孔宙碑》 东汉《孔宙碑》 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汉延熹七年(164)立,隶书。15行,行28字。存山东曲阜廖孔庙。额篆书(阳文)“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二行十字。有穿。碑阴额篆书(阳文)“门生故吏名”五字,下隶书题名三列。 碑主人孔宙,字季将,孔融之父,孔彪之兄,孔子第十九代孙。历官郎中、...
隶书经典:孔宙碑 这是东汉时期的碑刻,隶书体,碑文书风与《曹全碑》相似,圆润隽秀,工整严谨。结字中宫绵密,左右开张,横画甚长,波磔分明,用笔圆转遒丽。波磔飞动且变化有致,磔笔长,布白疏。明末清初金石书法家郭宗昌:其书尚存分法,且结体古逸,殊不易造。汉碑阴字多潦倒,此独超逸古雅,非魏人所及。清代书法...
年深日久,功力自然具备,创新自然也就有所本。林散之《乙瑛碑》完整临本,长锋在手 林散之70岁临《张迁碑》,风神天成,后学典范 孔融父亲之碑《孔宙碑》:汉隶精品,流丽飘逸,风姿绰约 林散之66岁临《孔宙碑》:法度谨严,瘦劲飘逸,后学典范 汉隶《西狭颂》:汉代摩崖三颂之一,高古庄严,雄伟遒劲 ...
孔宙碑,拼音:kǒng zhòu bēi,孔宙碑的意思:汉延熹七年立于山东省曲阜县孔庙的碑。书法精妙,为汉碑中的上品。孔宙是孔子的十九世孙,孔融之父,死后门人故吏为之立碑。
《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碑主孔宙,是孔子的第18世孙,是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北海太守孔融的父亲。碑文称颂孔宙,价值不是很大,但其书法精美,是汉隶中的精品。《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通高3.02米,宽1.07米,厚0.24米,碑圆首有穿。碑额题篆书两行十字,布于穿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