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十二则: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岁寒,然后知松柏...
9. 第一则和第三则是论述学习态度的,第二则是论述学习方法的。第一则中,孔子认为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不可不懂装懂;第三则中孔子认为学习要虚心请教。这两句是很好的治学格言。第二则中,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要适时开导启发,特别强调要举一反即善于类推,触类旁通。这是一种行之有效...
初中孔子语录十二则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 摘要: 一、前言 二、初中孔子语录十二则实词和虚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初中孔子语录十二则特殊句式 1.见贤思齐焉...
孔子语录十二则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 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孔子语录十二则是高中语文必修的重要内容,这些语录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精髓和道德观念。以下是对这十二则语录的详细解读和阐述: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人际关系中的和谐。孔子认为,学习应该不断重复,朋友间的远道而来是件...
高考语文必背的'孔子语录 篇 1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
1万 论语-孔子 by:爱啃书店 2389 《孔子 论语 孔子家语》 by:书文解字 3629 《论语》孔子 by:月隐沧秋yy 7315 《孔子与论语》导读 by:栖霞阁国学 5580 《孔子诗传》品《论语》 by:智说经典 2324 四书之 论语 孔子 by:敏老师阅读 1922 论语随记(孔子智慧) by:丹丹读书时间 3.1万 孔子与论语 | 钱穆...
孔子语录十二则: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岁寒,然后知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