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 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 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7、子曰:“三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论语·卫灵公》【译文】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马上到来的忧患。【感悟】于逆境中审视自身,不断提升重塑的人,才能有突破自我的能力;于顺境中居安思危,不断查缺补漏的人,才能有平步青云的魄力。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3 三人行,...
以下哪些言论是孔子讲学的内容?(本题多选) A。“为政以德” B “以礼治国” C“有教无类” D“事异则备变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 A、B、C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拓展与延伸: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为...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言论,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我将为您介绍孔子的八条经典言论。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孔子强调学习和自省的一句名言。他认为,看到有才德的人应该要向他们学习,而看到不才德的人则需要从自身找原因。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孔子的言论有很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言论: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后及时复习,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孔子强调复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不断巩固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提出的这一观点强调...
孔子关于勇的言论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孔子说:“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善言,有善言的人不一定有德行。有仁德的人一定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一定有仁德。”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有智慧的人没有疑惑,仁德...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6.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请注意,第3条中的“大亮学而滚谨宽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似乎存在笔误,原文应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经典言论。其他部分的内容看起来已经很清晰,没有明显的错误。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 孔子关于教育人不应该有贫富贵贱之分的言论是:“___。”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有教无类 反馈 收藏
孔子的精辟言论有哪些? 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相关推荐 1孔子的精辟言论有哪些?反馈...
孔子关于善良的言论1、在《论语》中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第一,人是可以为善的,至于有人为不善之事,不是他的心本来就坏,而是心坏掉了。因为在孟子看来,人人天生都有一颗善心,不做善事是因为没有好好体察自己的善心,所以说心的本质不坏,而是在欲望或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