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所书的《孔子庙堂碑》,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欧阳文忠公在其《集古录》中的记载,其幼时曾多次学习此碑,那时碑文还完好无损,字迹清晰可辨。然而,时隔二十余年之后,当他再次获得此碑的拓本时,却发现碑文已经残缺不全,不复当年之貌。从欧阳修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此碑在宋初时,尚且保持完好,但...
《孔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原碑立于唐贞观七年(633年)。此为唐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碑高280厘米,宽110厘米,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
虞世南有一部分作品流传于世,那么,影响最大的当属楷书《孔子庙堂碑》。此碑在近几年的书法艺考中也经常出现。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虞世南的书法作品也带有一定的儒家文化特点。在虞世南的书法理念中,提倡“中庸平和”之道,故而书风呈现出温润之感。同时,虞世南独树一帜地提出,以“冲和”为旨要的审美追求。虞世...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又称《夫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这方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这是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笔势舒展,一片平和润雅之象。宋黄庭坚...
《中国碑帖名品: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又称《夫子庙堂碑》为虞世南撰文并书写。原碑立于唐贞观初年。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俊朗圆润,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横平竖直...
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人。世称虞永兴,谥号文懿。虞世南勤奋好学,恪守礼法,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极其敬重。其书法风格独特,与同时期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他的传世经典作品《孔子庙堂碑》,圆厚温润,既有唐人楷书之法度,又不失个人风貌意趣,是一件极具典则范式的初唐碑版楷书...
此碑,乃北宋王彦超之手再建,安祚匠心独运,刻字如行云流水,故又雅称“西庙堂”或“陕本”,其石身如今安然栖息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成为一方文化圣地。追溯其源,原碑矗立于唐武德九年(626年),乃虞世南挥毫泼墨之作,字里行间,尽显魏晋风骨,笔意圆融而又不失劲健。夫子庙堂碑文 翁方纲书法题跋 朱翼厂...
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越州余姚县人。世称虞永兴,谥号文懿。虞世南勤奋好学,恪守礼法,唐太宗李世民对他极其敬重。 其书法风格独特,与同时期的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他的传世经典作品《孔子庙堂碑》,圆厚温润,既有唐人楷书之法度,又不失个人风貌意趣,是一件极具典则范式的初唐碑版楷书佳作。
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三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为虞世南69岁时所书。此碑书法用笔圆润遒劲、外柔内刚,纯净闲雅,结体舒朗消散、平正自然,“不外耀锋芒而内含筋骨”,宋黄庭坚有诗赞曰:“虞书庙堂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孔子庙堂碑》字形稍呈狭长而尤显秀丽、优雅洒脱,横平竖直...